
露天影院
现在想看电影去电影院,舒服的沙发椅,冬暖夏凉,手里也少不了零食、饮料,好久以前,可没那么惬意,那时候是露天影院。在村子的一片稍大点的空地儿,傍晚,两根水泥桩子上撑起一块银幕,村里的一名电工兼放映员,嘴
现在想看电影去电影院,舒服的沙发椅,冬暖夏凉,手里也少不了零食、饮料,好久以前,可没那么惬意,那时候是露天影院。在村子的一片稍大点的空地儿,傍晚,两根水泥桩子上撑起一块银幕,村里的一名电工兼放映员,嘴角叼着旁人敬上的香烟,享受着围观人的甜言蜜语、阿谀奉承,神气活现的不紧不慢捣鼓着放映机。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台放映机是村里的“无价之宝”!宁可晚上不吃饭,也不能没有电影看,自然地这个——不对!应该是这位:村里唯一的放映员,也成了国宝“大熊猫”,重点保护对象,生怕他在关键时刻头疼脑热或者是喝多了酒,撂挑子,误了大事!天还未黑,就有人早早在银幕前占据有利地形,随着晚饭结束,三三两两的拿着板凳,提着马扎儿汇聚至此,等到夜幕低垂,场子上早已满是黑压压的人头。场子边儿的路灯下,老郝头依旧早早的推来堆满炒货小车,黝黑油亮满是褶子的脸上,挂着奸商特有的笑脸,咧着仅剩门牙的大嘴,他竟然是这个露天影院的最大受益者!手里锃亮的小杆儿秤一边紧忙活,一边不忘麻利的收钱,每秤出去都是高高的,哼——笑面虎!谁都知道他的秤有毛病,短斤少两,不过人们大都买几毛钱的,还着急着回座位上看电影,也就懒得和他计较。
嗡嗡——人群中嘈杂的声浪在飘荡,夹杂着小孩儿的哭声,年轻人的口哨声。突然,眼前一亮,雪白的光打在银幕上,顿时整个场子齐刷刷安静下来,贪婪地目光注视着银幕。此时,白亮的银幕上划过老鹰、兔子、小狗惟妙惟肖的手影,这也成了每场电影的前奏。
一场电影下来,小孩儿玩累了在父母怀中早已熟睡,大多数还是硬撑着,揉着困倦不堪的双眼,直到电影出现两个字:再见,才退潮般的回家。那时候,大多是战争题材的老片:地道战、苦菜花、英雄儿女--电影里的人物成了我们这些孩子们的模仿对象,站在房顶上,腰別一把木手枪装李向阳;双手紧握木棍的,岔开腿半蹲着,歪着嘴里喊着“八格牙路!”学日本兵。偶尔有过一两场外国电影,中间有几幕接吻的镜头,发现大人们总会不约而同的,把头低下或歪向一边。
记得最盛大的一次露天电影是“少林寺”,那次的银幕也不一般,宽出许多,两台放映机,省的中间老是停下换胶片。那天晚上几乎是全村出动,除了瘫在床上的和吃奶的,那天的电影盛宴,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不过产生的后遗症是:全村孩子开始舞刀弄棒、好勇斗狠的,村里小诊所里看外伤的孩子明显多了起来。
再说那个放映员,露天电影慢慢取消后,最终歇了下来,脸上失去当年的神采,目光呆滞,再没有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卖炒货的老郝头,真应了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一天月黑风高,有个人摸到他家,偷走了藏在柜子里的钱匣,因此,他气的得了一场大病,再没出门做过生意。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