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不如初中生?
春节回到农村老家过年,看到了不少农村新事。其中一点,今年故乡所在的村子添加了不少好车,严格讲是豪车。这些年来,农村人生活富了,盖楼房,盖别墅,买轿车。今年更叫我吃惊,价值百万的豪车,今年村里扎堆添了不
春节回到农村老家过年,看到了不少农村新事。其中一点,今年故乡所在的村子添加了不少好车,严格讲是豪车。这些年来,农村人生活富了,盖楼房,盖别墅,买轿车。今年更叫我吃惊,价值百万的豪车,今年村里扎堆添了不少,凯迪拉克,宝马,丰田霸道,奥迪A8,等等。
现在村子里主要有四类人:一是参与高效农业的,经营大棚瓜菜,户均年收入10万左右。一类是经营企业,主要有肉食包装、农膜生产等,年收入不详。一类是经营大牲畜屠宰,年收入比企业少点。还有一类就是在外上班的工薪族,多为大学毕业后在外工作又在老家居住的。
仔细观察,有个怪象:这些高收入的譬如做企业的,一般学历都是初中,个别的仅仅是中专学历。
坐在一老弟家里喝茶闲谈,老弟今年刚买了宝马,办完手续,“花了一个数”,他对我说:“100万元。”老弟年龄不大,领办一个企业和一个幼儿园,炒过地皮,前几年中专毕业,工作难找,后来找了工作,嫌不好,就炒了老板,然后就自谋职业,业绩如滚雪球,最终成了集团,房子好几处,轿车也换了好几辆了。
他对我说:“上学有啥用,中专就足够了,你数数看咱村的那几个研究生,在外混日子,工资千儿八百的,顶多三千五千的,还不够我一顿饭钱,当年学习好,顶个屁用?”
我知道有些偏激,但是我却无话可说。
因为他说的有道理,看看我们村里这几年出去的那些研究生,当然更多的是本专科生,大部分在外面“混”得不如在家的中小学同学。特别是近几年,还有不少人在外面“飘”着,要钱没钱,要房没房,要车没车,公务员考不上,好工作找不上,平时有家难回,只年节回次家,硬说“混得还好”,但那憔悴的脸却远不如家里的同学风光。
想想自己:小学寒窗5年,当年6个公社(相当于现在的镇)的小学生考试选拔200名,组成4个班的国办初中。3年寒窗后,这200名中大约20名考中了县里的重点高中。3年寒窗后,我们班共77名高中生应届考中4名大学生。4年大学不算很冷的寒窗后(那时候大学里管吃住包分配),咱就成了一名教师。大家算算这比例,到这一步,已经不是1000:1的问题了,大约能到万里挑一了吧。
工作后,我成了教师,那个年代,还属于很臭的职业,找对象都难,工厂里的那些接班的小职工都不愿意找教师做对象。工资少,还发不全,因为地方“财政困难”。记得当时别人给咱找对象,提了一个供销社的,那时候供销社很吃香,对方有些犹豫:“啧,可惜是个教书的。”咱知道对方蔑视咱的职业,也清高一回:“一个初中还没毕业接班的,没共同语言,咱还看不上呢。”其实自己知道,自己只不过是阿Q了一回罢了。后来,供销社烟消云散,那美女回家务农,前些时候见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明媚鲜妍,泯然村妇矣。而教育,这些年国家重视,终于待遇好多了,此后话,不提。
待遇好多了归好多了,但是和当年的农村的发小同学比,还相距十万八千里。我的小学一个上到四年级退学的同学,自己办养殖场,楼房1幢,别墅1幢,五年前就买了30多万的轿车。今年过年回家,没见到他,不知道是不是又有新的发展?
自己“自我感觉良好”的时代,是上世纪我上大学的那个时候。回到村里,不亚于衣锦还乡,人人垂涎,啧啧有声,皆认为咱很有出息,同学们更是众星捧月。工作后,成了“臭老九”,在乡人眼里,还不如派出所里临时招聘的联防队员能给乡人“谋福利”,我的心理黄金时代就此完结。现在终于好点了。回到老家,大款同学待咱为座上宾,对咱好,对咱亲,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地位的差距,让自己感觉总是心里有些发灰,不自觉地总想鲁迅的那句:“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又自嘲地想孟子的“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不能灰心!再说,有钱也不代表就是成功啊,是不?
再给自己和村里的研究生们、大学生们打打气:“他们挣钱多,可我们学问大,我们读书多,我们眼光远,我们学历高,我们前途好,我们……我们……”哪怕只是再阿Q一次。
“研究生不如初中生”?咱才不信呢!
2011年2月5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下一篇:赠佳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