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里没有小人物

新闻里没有小人物

黄楼杂文2025-11-02 09:06:17
有一个记者要采写一篇民工生活状态的稿子,找到了一位民工。民工很配合,把所有知道的都告诉了记者,记者写了一篇好稿子,还受到了总编辑的表扬。然而,不知是记者故意还是疏忽了,却把民工的名字写错了,民工找上门来,要求更正。记者着对他说:新闻本身没有失实,更正你的名字没有必要。民工却不那样认为,他反问道:如果我是官员或者明星,你们更不更正?
记者当然不愿给他更正,如果更正,按照报社规定,会被罚一笔钱。没办法,记者只好私下里请民工吃了一顿饭,才把事情摆平。这个记者是我的一位朋友,他感慨地对我说:采访对象没有小人物和大人物之分啊!
内蒙古赤峰市的牧民喜顺在媒体的帮助下,不仅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成为世界上自然生长的最高人,而且受邀四处出游成了名人。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樊四生,却没有喜顺那么幸运了。2005年,这个身高只有一点零五米的五旬男子,在媒体上看到了世界自然生长第一高人喜顺和世界自然生长第一矮人卡瑞撒哈在伦敦相会的报道后,发现自己比卡瑞撒哈还要矮,遂产生了挑战世界自然生长最低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想法。可是,他找到几家媒体后,媒体只是简单地报道了一下,并没有像帮助喜顺那样来帮助他。樊四生苦恼地对记者说:媒体习惯于仰视高大,关注名人,炒作显著的事物,对弱小的人和平常的事,总体来说,还是关心不够。
因为不识字,又没有钱,樊四生至今还未能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
前些天,一个农村妇女抱着她患白血病六岁的儿子跪在了编辑部里,求我们帮助她。这种事情我们经历的太多了,虽然没有麻木不仁却早已是触变不惊。我们给她捐了钱,也写了报道,我们认为我们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可是,报道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社会上的捐助也是微乎其微,妇女再次来到编辑部,再次跪倒在地。我们又捐了点钱,又写了报道,但作用还是不明显。妇女着急,为她的孩子。我们也急,不全是为她,更多的是希望她不再来编辑部哭,她真的已经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真是幸运啊,正在我们束手无策时,中华慈善总会要在本地区救助一个患白血病的儿童,让我们推荐一个名额,我们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他们,妇女得到了十万元救助金。
过后我们反思,并非是我们没有责任心,也不是社会缺少同情心,而实在是救助不过来。那些经媒体报道后得到救助的患者是少之又少,和得不到救助的人相比,他们已经是幸运的了!
媒体追求新闻的显著性并无过错,但新闻里的人物,对于每一个记者每一家媒体来说,真的没有强大与弱小之分,显赫与卑微之分,谁也没有理由去小视他。而伟大和显著,却往往隐藏在平凡与普通里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