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的名义

以爱的名义

穷流杂文2025-04-05 04:08:25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刻划了小说的主人翁高歌以爱情的名义游离在白小洁与韩雪两位女性之间的情感路程。高歌学历不高心气却不低。在一个两千多人的工厂里管理着财务,以他没有任何背景的背景来看相当不容易,他沾沾自喜自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刻划了小说的主人翁高歌以爱情的名义游离在白小洁与韩雪两位女性之间的情感路程。高歌学历不高心气却不低。在一个两千多人的工厂里管理着财务,以他没有任何背景的背景来看相当不容易,他沾沾自喜自己的能力和智商,却并不喜欢这份枯燥的差事,舞文弄墨是他更想往的职业。莫名的清高或许就是他迟迟没找到恋爱对象的原因。

高歌和白小洁的初次见面被作者安排在一次舞会上,嘈杂的环境中白小洁的娴静使高歌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自命清高,这样的女子在同样自命清高的高歌眼中不屑一顾。当他作为病人再次出现在白小洁面前时被她的纯洁、温柔和敬业而感动,也注定他对白小洁有了解不开的情结,哪怕白小洁名花有主他也无所谓,暗恋的日子甜蜜又幸福。

故事在高歌的办公室里延续。白小洁的男朋友米晨成了高歌的部下,另一位女同事韩雪则对高歌产生了好感。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乱麻般缠绕。高歌无法得到到白小洁的爱,他不能横刀夺爱;韩雪得不到高歌的爱,她知道在高歌心里有着白小洁。作者描写高歌对白小洁和韩雪的纠葛时这样写道:我的目光随着白小洁的身影移动着,一种无发表达的感觉深深地控制着我的思想和灵魂,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征服,我深深地感动着那份美,激动的热泪溢满我的眼眶。痴迷的高歌不能自拔。韩雪站在屋檐下的灯光里楚楚地望着我,当我的目光从白小洁消失的背影转到她身上的时候,我在韩雪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女人特有的光芒,这份光芒在和我对视了几秒钟以后便倏地转向灰蒙蒙的雨雾。韩雪对爱的渴望同样痴迷。韩雪轻声说你真象座冰山。我装没听见问他讲什么?韩雪瞪了我一眼,然后望着窗外。今年的夏天有点凉!韩雪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说。高歌不觉得冷,看米晨操办婚礼的他只觉得心烦。白小洁结婚就意味着高歌单相思的结束,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位置只能在暗处。

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让高歌和韩雪拥抱在一起,人在极度恐慌和无助时一丁点的安慰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在一起并不代表高歌爱上了韩雪,这个拥抱在高歌只是霎那的本能,就怕韩雪不是这样象的。他们并不知道呼啸而去的救护车为另一场更悲哀的事故埋下了伏笔。

周围的人都明白韩雪爱着高歌,偏偏他就是美女视而不见。难怪在他的生日晚宴上韩雪找了个替身男友来刺激他。老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可怜的韩雪在这个夜晚放下自尊捅破了那张纸,在泪水中得到了高歌的爱。她以为这就是爱,高歌懵懵懂懂也就爱了。作者写到:有时候我会偶尔想到自己是不是落入了韩雪的设计。但我又想一个人能够设计自己的生活和幸福有什么不好!寥寥数语刻划了高歌的被动性和随遇而安的心态,透过现象看他不是爱上了韩雪,而是需要有这样一份爱情。

好事多磨难,米晨遭遇车祸,白小洁成了孤家寡人。(空缺的第十章且先略过。)作者描述白小洁的笔墨不多,但恰到好处。米晨走后,白小洁对暗恋他很久的高歌挑明了态度:米晨在我们的心里都有着很深的位置,如果我们结合的话会一辈子活在他的阴影里,连一个假设的幸福都没有。如果我将来还会结婚的话,我要找一个从来不知道米尘的人,在一个假设的幸福里走完我的一生。白小洁是理智的,而高歌的理性依然被感性主宰着。他固执的单恋着,甚至可以远远的傻傻观察着她,哪怕一个背影都能带来愉悦。当听说白小洁有了新的选择,他的情绪沮丧到了极点。

心灵需要安抚时,失魂落魄的他去了韩雪的咖啡馆,这个时候韩雪是根救命稻草,高歌不能自拔时渴望得到援助。可韩雪用犀利的语言将高歌自命清高的外衣层层剥离,心底的自卑裸露在高歌面前。干吗要把我剥光啊?高歌绝望的伸出手——韩雪,拉我一把!这一拉把俩人拉同居了。明白这不是爱,可都不说穿,虚幻的美丽中哄着自己也哄着对方。

作者对高歌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思索空间。在单位表现精干,领导赏识同事和睦,可在感情问题的处理上优柔寡断,缺乏自信,许多时候处于茫然和被动之中,甚至不能左右自己的行为。这点在最后章节暴露无遗。

白小洁要结婚了,高歌在去还是不去参加婚礼间犹豫,潜意识里他知道把握不了自己。白小洁是他心里的女神,不容任何人亵渎。眼看着她要成为别人的妻子,他无法接受。哪怕他已经和韩雪生活在一起了,心里还是没放下白小洁。以爱的名义他占有着痴情的韩雪,又念念不忘不属于自己的白小洁。韩雪极力怂恿高歌去参加婚礼,在她看来,白小洁有了归宿,自己也就有了归宿。她忽视了高歌的暗恋情结,当白小洁夫妇前来敬酒时,他拼命掩饰的情绪终于崩溃。透明的玻璃的酒杯在我的手中颤颤微微地升起,在到达我胸口高度的时候灿然地嘣开,杯中的液体四散成珠子,那些透明的,有着锋利的刃和棱角的玻璃的碎片有的掉到桌子上,有的深深地扎进我的手里,樱红的血液从裂开的伤口里流出来,我的眼泪也终于忍不住地流出来,顺着我的面颊,落在我受伤的手上,和着不断涌出的鲜血,一滴滴地滴落到白小洁拖在我面前的婚纱上。高歌的失控完全在预料之中。“我为什么要来呢?”为什么?《呼啸的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对自己的新娘说结婚是为了更快的毁了自己。高歌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以爱的名义毁了自己、毁了白小洁还有韩雪。非他所愿却是他所为。

空缺的第十章,我认为是作者有意而为。米晨遭遇车祸而去,经历了生死两茫茫痛苦的白小洁会怎样?高歌会作出怎样的选择?韩雪又遭遇了怎样的打击?这些都没有确切的描述,而是让读者在以后的篇幅中寻找蛛丝马迹。比较另类的跳跃式写作是作者出彩之处。每一个细心阅读小说的读者都会在纳闷中更仔细的阅读第十一章节,以求探索到在这个时间段里可能发生的一切。这让我想起最近在上海放映《新上海滩》时让观众选择人物最后的命运,两个不同的结尾以观众的投票来决定。《露水》的第十章节同样可以由读者来写。白小洁寻死觅活?高歌英雄救美?韩雪低调离开?甚至可以想象国庆节那天在抱琴峰上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不完美的章节也袒露了作者潜意识利追求着残缺的美呢。第一十章开篇时谁都不再是谁的谁,韩雪甚至有了间属于她的咖啡屋。曾经在红袖看到过没有前面几章的小说,将中间很重要部分隐藏掉的文章还真不多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