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神仙沙和尚

悲剧神仙沙和尚

显眼杂文2025-12-05 19:26:48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主要叙述了唐僧一行收取沙僧的故事。看来看去,翻来覆去,总感到沙僧是一个悲剧神仙。这个神仙人物给人读后的感觉是心情沉重,他的一生也具有典型意义。说沙僧是一个悲剧神仙,有以下几条可以佐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主要叙述了唐僧一行收取沙僧的故事。看来看去,翻来覆去,总感到沙僧是一个悲剧神仙。这个神仙人物给人读后的感觉是心情沉重,他的一生也具有典型意义。
说沙僧是一个悲剧神仙,有以下几条可以佐证:
一是沙和尚原本是一普通凡人,长大之后,便想建功立业,做个人杰。他游历万国九州,五湖四海,后来害怕轮回,到处寻师访道,三千功满,被玉帝封为卷帘大将,就是给玉帝守门护驾。但有一次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沙僧失手打碎了一只玉玻璃杯盏。这在平时可能是一件小事,但在宴请瑶池各路神仙的严肃场合,却是破坏礼仪的行为。玉帝大怒,随即命令摘去头冠,扒去甲胄,削了他的官衔,将他绑赴杀场问斩。多亏赤脚大仙为他说情,请求从宽处理。玉帝这才饶了他的小命,改判重打八百大板,贬到流沙河东岸上。这还不算,又叫飞剑穿刺他的胸勒,七日一次,每次百余下。这使我们想起了《杨家将》里边的杨七郎被潘仁美乱箭穿死,想起了江竹筠手指插入竹签。这样的刑法比死还难以忍受。你说不是悲剧吗?
二是沙僧来到流沙河之后,没人陪伴,荒凉寂寞难奈,而且每天没有吃的,只有等过路的西去取经的人来时,才吃一顿饱饭,虽然是杀生,但也是不得已的行为,总不能饿死啊!观音菩萨到东土寻找西天取经之人时,发现并收服了他,叫他在流沙河耐心等待师傅的到来。孙悟空与猪八戒与其大战流沙河三个回合,不分胜负。这说明沙僧还是有些本事。观音派木吒来收服他,他这才跪在唐僧脚下:“师傅,弟子有眼无珠,不认得师傅的尊容,多有冲撞,万望恕罪。”悟空用戒刀给他落了发,唐僧为他取名“沙和尚”。用他颈项挂的骷髅和木吒带来的红葫芦结成一只法船,渡唐僧一行过流沙河。沙僧吃过人,是罪过,这一条总是被如来菩萨们记着,一不小心,就作为一条把柄来降服他。也就是说,他总是有一条辫子被人家抓在手里。现实社会的人们,哪一个不是被人抓小辫子呢!
三是西天取经功德圆满之后,如来封神行赏,沙僧只封为金身罗汉。他忍辱负重,一路鞍前马后,论功只是“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唯有沙僧被封为“罗汉”。不但劳而无功,而且如来还是念念不忘沙僧在蟠桃会上打碎玉玻璃盏的事,还有流沙河吃人造孽的事。这上苍也太不公平了,全不念一路风餐露宿、鞍马劳顿。神仙也心雄狭隘,斤斤计较过去那些事情,而且好抓小辫子。
这一回所描写的流沙河,即甘肃省祁连山下流经张掖市的弱河。笔者曾在那里住过,见过流沙河。河床宽阔,水流湍急,由祁连山上融化的雪水很凉,如果用赤脚淌河,你会觉得水凉得痛入骨髓。
文学描写总有些夸张,这一回开头就写到:“正行处,只见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也许唐代的流沙河真的有这么大的水流,我见到的流沙河没有这么大的水流,只是几条小流而已,沙子倒是不少。我们曾在河里筛过沙子。现实中的弱河也没有八百里宽,长度倒有千数里长。
天下的河流都是向东流,只有这条河是流向北方再往西流,进入额纳济湖(即苏武牧羊的居延海)。文学作品中经常有“弱水三千”,即指这条河。张掖市卧佛寺里墙上有壁画,其中就有唐僧一行西天取经的故事。张掖市博物馆里有一块石碑,是西夏黑水河建桥勅碑,上边记载着西夏国告黑水河诸神的许多话,意思是所有水土之主,要保护此桥,不发洪水,佑我邦家。碑的上方还刻有两个飞天画像,云气缭绕,栩栩如生。而《西游记》中这一回描写的那块石碑,上边记载着流沙河的历史。四行篆字“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是从汉代东方朔《十洲记》演化而来的。《十洲记》中这样记载:“风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这里的弱水即流沙河,风麟洲就是甘州。笔者认为吴承恩写《西游记》时,肯定参考了东方朔的《十洲记》。

由于气候变化,现在的弱水河快要干涸了,祁连山的雪山逐年退缩,连年干旱不下雨。东西居延海相继干涸,大片胡杨林死亡,昔日水美草肥的居延海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几乎成为生命禁区。国家急忙调水解救,沿河各用水单位开闸放水,分水处理,才挽救了居延海沦为沙漠。时代变化真有点苍海桑田,流沙河什么时候再有《西游记》中描写的那样大的水流该有多好啊!
沙僧作为一个文学形象,他有许多不同于悟空和八戒的性格特点。由于篇幅所限,今不赘述,改在后边再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