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学术浮躁

典型的学术浮躁

和盟杂文2025-11-16 16:28:49
在我有限的学识和理解中,保镖一般是政府首脑,政党领袖,社会名流,还有黑社会头目等等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有一些影响力的人物专属配备的。而如今,本来“门前车马稀”的纯学术研究者也来赶时髦,出出进进参加社会活
在我有限的学识和理解中,保镖一般是政府首脑,政党领袖,社会名流,还有黑社会头目等等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有一些影响力的人物专属配备的。
而如今,本来“门前车马稀”的纯学术研究者也来赶时髦,出出进进参加社会活动时,也配上了专职保镖。据说如此严密的保安措施是为了预防“学术暴力”。前车之鉴是阎崇年先生无锡签名售书时,以古稀之面颊承受飞来掴掌之辱,以至于一时间成为街谈巷议和媒体争相报道的花边新闻,并且引发了一场关于学术观点表达权之争。有些人甚至大声叫嚣,为打人者辩护,大有掴掌有理,打人无错,错就错在阎先生垄断了学术表达权,不给草民以表达意见的机会,为满清政府歌功颂德,伤害了汉族人的民族情感。这都哪和哪呀,夹萝卜带棒,乱成一锅粥了。
有感于阎崇年先生签名售书的一次重重乱象和不幸遭遇,为了不蹈覆辙,为了确保于丹女士北京地坛公园签名售书的正常进行,有关部门提高对于丹女士的保护级别,有头戴钢盔,身着迷彩服的贴身警卫全程保安。瞧这阵势,知道的说于丹在售书,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在搞反恐演练呢。爱倒腾点响动的80后作家郭敬明也不甘示弱,在为自己的新作签售时,也是保镖须臾不离左右。这些事件引人眼球的不是作者的作品如何,而是他们的保安措施。学术真的遭遇了寒流,被暴力所威胁吗?
我以为事情没有那么严重。我宁愿相信,阎崇年先生被掌掴只是一个偶然事件,与学术无关的。而造成学术界人人自危的主要原因则来自于舆论。谁的学术观点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处处讨好。可以满足所有人思想要求和审美需求的观点就不是学术观点了。学术就是因为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和声音,不同的认识和感知才成其为学术。阎崇年先生有表达自己学术观点的自由。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可以驳斥他观点中的错误,或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但你没有权力阻止他发出自己的声音。
一个偶然的治安事件在媒体舆论的推波助澜下逐渐演变成一个让学术界人人自危的所谓暴力事件,把本来风平浪静的学术表达空间搞到云谲波诡。学者配保镖,典型的学术浮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