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西双版纳

神奇的西双版纳

犀簪散文2025-03-25 19:47:41
(一)去过云南几次,游览过昆明、丽江、香格里拉,就是一直没机会去西双版纳。此番总算如愿了。西双版纳是傣族自治州,导游是个傣族姑娘。傣族人把女人叫做“哨哆哩”,把男人叫做“猫哆哩”。傣族是母系社会,女人
(一)
去过云南几次,游览过昆明、丽江、香格里拉,就是一直没机会去西双版纳。此番总算如愿了。
西双版纳是傣族自治州,导游是个傣族姑娘。傣族人把女人叫做“哨哆哩”,把男人叫做“猫哆哩”。傣族是母系社会,女人乃一家之主,掌握着家庭的一切大权。男人们没地位,不享有财产继承权,不过凡事有利有弊,他们也不用赚钱养家,终日游手好闲,看看孩子、打打牌、喝喝茶、聊聊天即可。
傣族人重女轻男,生了女儿全家欢喜,生男孩则垂头丧气,称养了个“赔钱货”。
导游介绍到这里,全车人都笑了。满车事业有成的猫哆哩们十分庆幸自己没有生在这里,否则就得变成无所事事的“小男人”,整日里卑躬屈膝、仰人鼻息。
路上看到几处傣族文字,弯弯曲曲的像天书。为提高我们的兴趣,导游说我们每个人至少都会讲一句傣语,即“西双版纳”。“西双”为傣语十二的意思,“版纳”为一千亩之意,明代把西双版纳分为十二个辖区,即十二个版纳。“西双版纳”在古代傣语中又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二)
途中安排我们去参观傣族村寨,这是一户典型的傣族竹楼,共两层。第一层是空的,不住人,只堆些杂物。第二层是起居地,厅堂、卧室、卫生间,应有尽有。
他们的卧室乃隐秘之地,从不对任何外人开放。据说傣族人家中数代同室而寝,卧室里有根家神柱,是房屋守护神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该户人家祖先居住的地方。因此,是不容外人前去惊扰的。若发现外人窥看,男客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门女婿,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
我们参观的这户人家是村里的模范家庭,女主人是个高中生,在傣族村庄里算是个文化人了。她是家中的长女,继承了家产,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丈夫是上门女婿。她给我们作讲解时,她的丈夫在楼下带孩子玩,她的父亲负责给我们端茶递水,她的母亲则下地干活去了。听闻此言,所有的“哨哆哩们”也十分庆幸自己没有生在这里,养家糊口的担子可不轻松呐。
最后,女主人拿出一些银饰供我们挑选,这是全村人制作的,委托她代为销售。做工尚可,有几个客人买回家去送老人、孩子。银器能电离出一定量的银离子,有较强的杀菌作用,适合老人和孩子佩戴。
(三)
在傣族村寨,我们见到一些年轻人,据说是当年上海知青留下的后代。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数十万上海知青响应号召奔赴西双版纳,文革结束,大返城的汹涌狂潮又把他们卷回城市。可是,此时的他们,已不再是当初的少男少女,而是为人父为人母。返城的诱惑是巨大的,为了回到上海,什么都可以抛弃,包括亲生骨肉。在叶辛的《孽债》中,那些被遗弃的孩子们忧伤地唱道:“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
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对上海人是又爱又恨,爱他们的多情,恨他们的绝情。其实傣族也是个温柔又多情的民族,“水一样的民族”是对傣族性格的描述,傣族女子更是能歌善舞、美丽动人。若非如此,也许不会发生那么多缠绵的爱情故事。试想想,一个一直生活在大都市优越条件下的上海大男孩,远离亲人千里迢迢来到南疆,生活艰苦,每天还要干着砍伐橡胶树这样的重活,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自然是万分苦楚、孤寂难耐。这时一个温柔美丽的傣族姑娘出现了,谁又能抵挡得了这样的诱惑呢?何况,那时候的上海知青万念俱灰,不知道这辈子是否还能再看到南京路上的霓虹灯,自然是过一天算一天。待到返程的号角吹响,故乡的种种好处便立刻浮上心头,此刻,自是什么也难留住他的人他的心了。是故,落魄之人不可嫁,一旦他脱离困境,难免远走高飞,因为本非一个世界的人。好比一个人腿摔断了,你好心做了他的拐杖,过几个月他康复了,你让他将拐杖置于何处呢?没良心的人将其扔掉,有良心的人将其束之高阁,就是不会有人仍然每天带在身边,除非他摔成了终身残疾。
细想想,知青下放,于个人而言,肯定是不幸的,蹉跎了大好的青春岁月,但从宏观上看,于社会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知青为当地人民带去了知识、带去了文化、带去了文明,甚至带去了卫生习惯,极大地推动了边疆地区的进步。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利弊是完全相反的,从不同的时间段去看,其意义是大相径庭的。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吧。
(四)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舞蹈,傣族也不例外。最为知名的当属“孔雀舞”,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就因塑造了美丽的孔雀公主而享誉全国。
“孔雀公主”是西双版纳流传的傣族民间传说,也曾被搬上银幕,我小时候就看过这部电影,印象极为深刻,由李秀明和唐国强主演。李秀明温柔甜美,唐国强英俊潇洒,该片一度风靡全国,我记得有一期《大众电影》的封面就是李秀明扮演的孔雀公主,令人爱不释手,那期杂志我珍藏了很久。
此次游览日程中安排了一场傣族歌舞表演,其中就有孔雀舞。傣族舞蹈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手的动作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在西双版纳观看孔雀舞,别有一番感觉在心头。刀美兰已年近古稀,李秀明早已息影,可是台上仍然有无数年轻的女孩子在跳着孔雀舞,一代一代,绵延不息。个人的艺术生命是短暂的,唯有艺术是永生的。
(五)
西双版纳终年温暖,四季常青。一年分为两季――雨季和旱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
我们会议报到的那天,炎热无比,气温35度以上,大家都换上了夏装。可从第二天开始,便下雨了,而且是那种绵绵细雨,整整下了两天。走到哪,雨伞撑到哪,气温也随之速降,都得穿羊毛衫。按说三月份还没到雨季,怎么提前了?原来计划好的一些游览项目只得取消,比如泼水。
傣族的泼水节是相当有名的,到了节日,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去年云南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曾有人提议为节约用水而取消当年的泼水节,后来遭到一致反对,方才作罢。也是,傣族的泼水节就相当于我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