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之又玄

玄之又玄

救奢散文2025-04-01 15:45:50
南窗小记窗前几块石碑很安祥的躺在户外的空地上,石碑上的东西依稀可见,有文字书法,有盘旋着龙的图案等等,方方正正的青石上雕刻着历史的痕迹。几株翠绿旺盛的竹生长着,花匍里正盛开着鲜艳的花朵,五颜六色,姹紫
南窗小记
窗前几块石碑很安祥的躺在户外的空地上,石碑上的东西依稀可见,有文字书法,有盘旋着龙的图案等等,方方正正的青石上雕刻着历史的痕迹。
几株翠绿旺盛的竹生长着,花匍里正盛开着鲜艳的花朵,五颜六色,姹紫嫣红。
几块散乱的石碑,吐纳着千年的风,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回到遥远的过去,模糊的记忆里,逐渐的清晰可见。闲着无事坐在这方窄窄空间里,思绪却异常的活跃起来,在香火弥漫,古韵幽幽的玄妙观中,我被那曾经的美丽所巅覆。
香火缭绕,苍松密柏,亭台楼阁,佳木修竹,钟声馨鸣,古色古香的院落里异常的安静与祥和,而如今的这个院落,尽是繁华与喧嚣。
在玄妙观生活着,已经历多少载风雨。感受着玄妙观风的吹拂,雨的洗礼,雪的飘逸,观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隽刻着深遂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涵,隐约的感到脚下这片土地的奔腾不息着历史热流,涌动着一种蠢蠢欲动的音韵。而如今啊!曾经往日的辉煌,已是过眼的烟云,从记忆的残缺碎片里,很难整理出一个完整的玄妙观。
近年来的拆迁建设,很多的房舍已消失在这风中啊!起身走出来,沿着一条新修的小道。虽是初秋的季节,风还是有点寒意,蝉鸣声撕心裂肺的叫响着,阳光正好撒在了玉皇殿之上,刚刚漆上去的醒目的红漆似血,十分的夺人眼目,在这样的一个观里,唯独有一个小院,院中十几株榕树枝繁叶茂,整个的院落被铺天盖地的绿荫严严实实的遮着,古朴典雅的院落,古老和苍凉与现代和时尚交织在一起,诉说中恒古的远方和现实的光彩夺目。
轻轻拍打着厚重古老的墙壁,偶尔有几块尘土落下,似人的眼泪轻轻缀泣,院落里散布着古远的尘土的香味,夹杂着城市中飘过来自然的风,吹在阵阵摇曳的玉兰树上。几只可爱燕子巢穴建在了古建筑屋檐之上,时儿飞上,时儿飞下,时儿在家中窃窃私语。燕儿在这里安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把家安放在经过风雨洗礼过的大殿,是妮喃的燕子们最好的选择。每当大雨来临的时候,几只新燕便会翱翔在屋外的雨中,一任风雨的冲冲涮涮。
坐在窗前,现代的铝合金塑钢窗把整个室内包装得富丽堂皇,窗外小车来回的穿行,诉说着时代奔腾发展。夏日的炎热,室内的空调滴落的水珠似人的眼泪在从高楼上飞溅着而下,很有节奏的响个不停。而没有太多的人们去注视这清末四大丛林道场的玄妙观的现实和未来。而只有仅存留下来三清殿高翘翼角的铃铛在风中时时低吟浅唱,唱响着今日的车水马龙和人声鼎沸。
“玄妙观”之名取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妙既幽深谓之玄,理微谓之妙。据辞源解释,尹喜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后人以至观望,故曰观《关尹传》道宫自此始。玄妙观建于元朝,全观占地百余亩,庙田几千余亩,主体建筑为五重,前为无梁殿,殿后为牌楼、山门、三清殿、四神殿。中为正殿、玉皇殿、祖师殿、关圣殿。最后是斗姥阁。可以说,道观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建筑精秀,观内古刻林立,古柏参天,与壮美白云观、西安八仙庵、济南长清观齐名媲美,被称谓中国的四大名观之一。
很安祥坐下来,凝视窗外,思绪总被那沉沉的过去所牵引,一轮明月,一池荷花,一位道士,一炉香水,一阵从耳边掠过的香风和一个沉思在道观过去的现代人,低头无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只有窗前蜘蛛网密密麻麻是挂在古殿的墙角,一经风的拂虏,我自岿然不动。
在这远逝的风景里,残阳如血。
是啊!风景残缺的时候,是风景惟美的时候。只因为残缺就是美。

望乡
冷风、无月、飞鸟,窗前的一盏灯,只有满天的繁星,寒风悲啸。
明崇祯十四年十一月的寒冬,一场十分惨烈的战争爆发。全体士兵拔剑向天,倾刻间,炮火迷漫,战火纷飞,销烟弥漫,震耳欲聋的炮响之后,整个的战场场面惨不忍睹,血流成河,尸骨遍地。根据当地的人们说这里野狗盛行,“狗多人少”。正如《吊万人冢》:
兵罢淮边客路通,
乱雅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骨冢,
尽为将军觅战功。
凌乱的白骨丢弃的到处都有,看着满目疮口的大地,阴森而悲凄。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一位官员来到了玄妙观里,请观内道士们收埋尸骨,为亡者开尸、念佛、诵经,普令这些战死杀场的亡灵得以往生净土,帮助超度亡灵。命令人们在“卜地玄妙观之西南”挖掘了一个巨大的墓穴,将尸骨掩埋,为超度亡录,修望乡台一座。
孤独的望乡台在这里孤独站着,一站就是几百年啊!
松柏郁郁丛丛,每年清明时节,迎春花开到最早的时节,黄灿灿的迎春花满目惹眼,这个时候,亡故的灵魂们就会借着淡淡的烟雨,灵动的黄花,孤独和凄惨的亡灵在林子里呆呆站立着,望乡台迎风而立,含泪遥望着远方的故土,思念自己的亲人,于是,死去的冤魂不再寂寞无主,随意飘零。这个时候,很容易让人想起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年清明时节,总喜欢一个人独自来到望乡台的地方,手捧一簇迎春花,情意切切,思绪迷濛,为逝者祭,为逝者哀,为逝者泪。这里是最安静的地方,除了松柏上的几只麻雀在树间飞来飞去,偶尔几声尖叫划过,清脆的叫声划过云端,凄迷的叫声声声不断。一座孤独的望乡台啊,一簇簇黄艳艳的迎春花,一阵濛濛的细雨,一个个飘泊天涯的游魂啊!无数灵魂啊,可否在天涯安放。
“叶落归根”。园子几棵百年银杏树,正植深秋,满树金黄金黄,晴朗午后的阳光洒满了整个的树丛,金光四射。这时风紧了些,雨又大了些,满树的树叶籁籁的落下,落叶的响声被雨声淹没了,雨寂寂的下着,叶寂寂的落着,冤魂在寂寂凝望。
而望乡台呢?也正在雨中寂寞的站立着。

会说话的石头
在这园子里随便走一走,便会发现有很多很多的碑文,上面有着清晰字迹、难以读懂的诗词诗句以及似懂非懂的图案,让人觉得石头的奥妙莫测。石碑,也成了院中独有的风景。
只记得有一年在春深叶茂,繁花似锦之时,院内整修房屋。工匠们在一排排房屋的南墙上,发现了十几块排列整齐有序、保存完好的碑文。很多有学问的人在此研究了一番,怎么也读不懂,也不理解。为此还专门聘请来了专家,经专家辩认,知道碑文的内容是《唐孙过庭书谱》。
站在碑前,嗅着碑文上的字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