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若沧海明珠

爱,若沧海明珠

修闾氏杂文2025-03-29 05:53:22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首传唱古今的《锦瑟》,让“李商隐”这三个字在我心中铭记。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首传唱古今的《锦瑟》,让“李商隐”这三个字在我心中铭记。一首《锦瑟》将李商隐的诗风特点完美表述,却又不能涵盖他非凡才华的所有。犹记得初次品读《锦瑟》时,心中的震惊与惊喜,惊叹于他绝世的才华,欣喜于他所带给我的惊艳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彼时,脑海中就无端的冒出了汉朝李延年的一首乐府诗--“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虽然这首诗是描写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的,而随时光的流传,历史的更替,后人多用来描写风华绝代的美貌女子,倾城,倾国;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觉得这首诗用来描述我对李商隐才华的认知,膜拜却形象生动,恰到好处。
语文课初学古诗词时,接触到的都是一些相对简单,易懂的诗句。那时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一字一字敲击我心,不自觉地反复低吟,思绪也被带进诗的感情中……众人都知晓嫦娥的故事,也有不少文人墨客或侧面或引喻的描绘出他们揣测的,嫦娥当悔曾偷灵药之举,因为千年独居月宫的沧凉与孤独。可唯有李商隐直抒“嫦娥应悔偷灵药”,这般的果断,这般的自信,只因“碧海青天夜夜心”!他未写情反写景,却以景衬情,把嫦娥仙子独守广寒,终日看月升日落,白昼黑夜交替,观碧海青天之景,却始终无人可以与她相伴,与她一同分享她的所见,所感,所思,所盼……只能在每一个日日夜夜里,一个人,一颗心地孤独面对,如此往复,没有尽头……仅短短七字,就把嫦娥的绝望,寂寞描绘的淋漓尽致,刻画得维妙维肖。若是尚在凡尘的嫦娥看到,怕是决计不会再决定偷吃那灵药了吧!呵,『一顾倾人城』而后的《锦瑟》,《夜雨寄北》,《燕台诗》,《无题》诗多首,等等的创作佳品,每读一首,他的才华便让我更惊叹一分,也让我对他的赞叹更深一分!从最初的喜爱,赞赏,到惊艳,惊叹,最后是深深的折服,五体投地的膜拜。今世“李商隐”早已在我心中刻下隽永,终生难忘。『二顾倾人国』
李商隐(约812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荣阳(今郑州荣阳)。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仅次于李白,杜甫,白居易,位列第四。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做多种解释,喜用典,有些诗较晦涩。今现存其诗作约600首,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而最为突出的便是他的爱情诗。一些爱情诗写的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又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政治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荣阳。
由于以《无题》为代表的诗歌中,表现出一种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的感情,李商隐的爱情被许多研究者关注,尽管猜测的部分远远多于有实际证据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此津津乐道。起初,我与大多数研究者一样,对他的感情生活充满了好奇,好奇于他到底经历过怎样缠绵蚀骨的爱情,才能写出这绝唱千古的佳作,可是,当我利用闲暇之余或上网搜索或阅读相关书籍后,我发现我错了。我不应该执着于他拥有过怎样的爱情,因为这已经被历史尘封了,任何人的推敲,猜测,再逼真都无从考证了,而唯一的真实便是他留下的传世诗作。与其研究他的爱情,倒不如将他的诗作反复吟诵,细细品味,收获其中带给心灵的感受,那是一种享受,亦是对他的尊重。
那些从无题诗中臆测出他爱情故事的众多言论作品,在我看来,可以引用冯浩先生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的一段话“自来解读无题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持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文,乃至实有寄托者多,直做艳情者少,夹在不分,令人迷乱耳。”稍作整改就可以总结出那些作品的意义了--“乃至实言爱情者多,直做艳情者更多!夹在不分,辱其才华,令人愤然耳!”
不管他一生遇到多少位红颜,有过多少场恋爱,他都是一位深情且真情的男子,他对待感情细致且认真,情真意切。他绝非虚伪的感情骗子,用其旷世才华骗取女子芳心,而后却不能从一而终,忠于“一段”爱情。如若从他的诗作中推测出他不只一位红颜,不只只有一段恋情,或许可以令人信服,但若因为他一生拥有多段感情,就论断他是一个欺世盗名的感情骗子,我会为此愤愤不平,因为那是对他感情的污辱,更是对他诗作的曲解,玷污!或许他不是一位专情于一位女子的男子,或许他一生拥有不只一段的恋情,但我仍认为他是一个懂情的男子,重情的男子,惜情的男子;是多情却真情,专情,忠情的男子。若不是深情男子,怎写得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若不懂情,又怎会明白“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若不真情,又怎会“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能写出“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树水精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这些动情千古,绝唱千古佳句的人,怎会不是至情至性,专于感情,忠于爱情之人;怎会是薄情的人,更不会是轻佻放浪,玩弄感情的人。
至情至性至真至诚的作品方能打动读者,只有具有赤子之心,热爱生活,关心现实与人生,具有高尚情操的作家,才可能创作出流芳千古的至情至性的作品;品格卑污低劣的人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格调高尚感人肺腑的作品。从李商隐的诗作中,便可以读出他的人品来。所以,抛却对其爱情故事无从考证的研究,臆测,论断,我们无需执着于窥探他爱情中的隐情或是坚持挖掘出他一生感情故事的是非曲直,以此试图还原关于他的爱情的本来面目。有时,精致婉转的迷,也是一种沉醉人心的美!我们更需要的是去感受,从他的诗作中感受他的思想,他的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