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苇塘
但在当年的这个时候,那一片片葱绿的苇塘,曾经引起我们多少儿时的幻想与美梦啊。
快到端午去扯粽子叶,那是我们小孩子最爱干的活儿了,一是有趣,二是那是用来做可口的粽子的,谁不卖力气?可是,年景不好,有的年份,家里似乎连做几个粽子的能力也没有,或者由于生活的重压,母亲已经没有了做粽子的兴趣,抑或这端午节对于我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节日吧,因此,到了端午而能做粽子的机会就少之又少,所以,许多的情景至今依然记忆清晰。
自然,我们是极盼望端午的时候能吃到粽子的,因此,每快到端午的时候,我们姐弟便听话地帮母亲干活儿,很少顶嘴,我们之间也很少吵架。母亲终于高兴了,于是吩咐到:霜,带着你的弟弟去扯点粽子叶来!
这吩咐对我们来说是美味,是希望,是兴奋,哥哥带领着他的两个弟弟,早就合不拢嘴儿地冲出了家门。“小心点儿,别掉到水塘里!”母亲在身后嘱咐着时候,我们已经跑出好几步。
那个时候,村里有苇塘,村外也有苇塘。自然,得跑到村外的苇塘去扯,因为那个时候苇塘是公共财产,那个浑身有哆嗦病的老头可认真了,你扯一片苇子叶就仿佛是扯他身上的一片肉,他会拎着棍子撵得到处跑,嘴里还唠唠叨叨气愤地嚷嚷着:“小兔崽子,看你往哪儿跑?!”
因此,要背个草筐,或者拎着篮子,装作去挖野菜,或者打猪草的样子,但方向是朝着村外的几个苇塘的方向。村南是水位最低的地方,有几个特大水塘,那里也是我们儿时的戏水天堂。在这水塘的周围,都生着葳蕤的茂盛的芦苇,一片碧绿,把整个水塘打扮得很有几分风韵,宛如一个巨大的银光闪闪的宝镜,在六月的阳光里发着灿烂的光芒。小夜鸭子,水骆驼等水鸟,在水面上噼啪地跑着,苇塘深处不时传出小鸟的啾啾的求食声。风一阵阵地吹过来,茂密的芦苇便一摆一摇的,仿佛波浪在翻滚,叶子彼此摩擦,发出刷拉、刷拉的声音,仿佛天籁。
“哥,那哆嗦老头没在,我们就在这里吧?”弟弟发话了。
比我们长几岁的哥哥站在池塘边,机警地朝着四周望了望,说:“好,就在这里。你们两个别下水,在上面等着,望着‘老哆嗦’点儿!”哥哥卷起裤腿,麻利地跳进水塘里,开始一片一片地扯苇子叶了。
碧绿地苇塘诱惑着我们,我们弟兄俩终于按捺不住了,早已经忘记了哥哥让放哨的嘱咐,也深一脚浅一脚地冲进苇塘里,兴奋地扯起苇子叶来。一边扯还一边高兴地哼哼着学校学过的歌曲,仿佛转眼间,手里的苇子叶已经变成了口中的香甜的粽子了。
当我们几乎忘乎所以地扯着粽子叶,做着自己的美梦的时候,却不料危险已经向我们悄悄靠近了!原来,那“老哆嗦”已经颤颤微微地一步一步朝我们悄悄地移动过来。不知怎么的,这老头今天改变了策略,不是到了苇塘边就大声地喊叫,嚷嚷,嘴里不干不净训斥。今天却不声不响地来个突然袭击了。后来才知道,那老头的哆嗦病是过去打日本的时候受过伤,伤好了,却落下了那样的毛病。看来,当年他们区小队对付日本鬼子没少用这个招数。
正当我们哥儿仨扯得高兴的时候,只听一声大喊:“看你往哪儿跑!”原来那老头已经站在我们身后了!
他毕竟上了年岁,想抓住我们谈何容易,我们三个早就妈呀一声,仿佛三只泥鳅一样钻过茂密的芦苇,扑通扑通地跳上岸去了。而后拎着鞋子,手里紧捏着那些粽子叶,仿佛受惊的小兔子,飞快地逃走了。“小兔崽子,看你们往哪儿跑!”那老头故计重演地跺着脚,弄出仿佛追赶我们的声音,在我们的身后大声地喊着。
“老哆嗦,抓不着!老哆嗦,抓不着!”我们跑出老远,站住,回过头来朝着那老头示威。可以看到那那老头吹胡子瞪眼地抡着棍子,张牙舞爪的可笑的样子。
总之吧,为采些粽子叶,似乎都要经历这样的危险。其实有几次确实被那老头抓住了,但那老头也只是吓唬几句,举起来的棍子也是敲在了土地上。训斥到:“别再淘气了,要不去告诉你们老师!”仅此而已,其实那老头可善良了。
又快到了端午,又想起家乡当年的苇塘来。只可惜,现在就是在家乡发现一小片苇子,也足以让我惊喜半天。而至于苇塘么,那只能是留在记忆的一点点印象了。
哦,家乡的苇塘,总有一天,你依然会在六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吧。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