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阿勒泰》有感

读《我的阿勒泰》有感

名篇散文2026-01-09 03:41:40
李娟的《我的阿勒泰》看不到华丽的辞藻,没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刻意追逐的绝妙构思。它以最平凡、最常见、最真实的生活小事为体,接近日常生活中人们口语的表达,简单而真实,给人们以最真切的生活感受。里面
李娟的《我的阿勒泰》看不到华丽的辞藻,没有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刻意追逐的绝妙构思。它以最平凡、最常见、最真实的生活小事为体,接近日常生活中人们口语的表达,简单而真实,给人们以最真切的生活感受。里面透露出的,不仅给了我们在平常中寻找不可思议的感受,以及在浮躁的社会里依然能够去静守那一份流年的平静的态度,而且控诉着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发出对人性最深切的关怀!
我来自农村,曾经有着李娟相同的童年快乐,她对小时在阿勒泰地区的乡居生活的怀想,真实快乐的童年趣事同样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勾起了我对童年时代的无限怀念。
不仅李娟是懂得生活的,而且她一家都是懂得生活的,一家人始终生活在一种其乐融融的爱的氛围中,并且她们能够在平凡生活中活出别样的美,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家里幽默感浓重。
虽然是大漠飞沙的环境,但人性的温暖足以使任何地方成为祥居之地。爱是显而易见的了,成为生活的中的无数伴奏,李娟每次回家,都会想着给妈妈、外婆给带些礼物,尽管礼物有时并不是她们所需要的,她们也不一定喜欢,就像“袖珍兔”和“无尾鼠”,李娟倒是给卖的人骗了一把,买了货不真价不实的东西,妈妈也会心痛得数落她一番,但妈妈内心还是很甜蜜的,不仅感受着女儿的爱,而且对小家伙们给一温暖,尽管小家伙经常调皮,带来麻烦,李妈妈还是充满爱包容它们。有时钱并不是一切,爱才高于一切。。李娟在乌鲁木齐打工,冷了,被薄了,妈妈二话不说,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了李娟面前,扛去了一床厚道能把人压得呼吸不畅的驼毛被。这样的无声的关爱体现在日常无数细小甚微的小事上。
幽默感对造就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长久以来,我的家、我的成长环境犹如一块幽默贫瘠的土壤。我很渴望一个家充满着幽默,我很羡慕有幽默感的家庭,我认为,一个快乐的家庭就应该少不了幽默。李娟的外婆是个“开心宝”“小调皮”常常做出令家人忍俊不禁的举动,她喜欢打趣李娟,她也有个习惯性的动作,喜欢吐舌头,这表示她在掖着瞒着自己已做错的事。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李娟大了,走向中年,却始终带着那种涉世未深的稚气感受生活,带着童真般的好奇观察生活。她会买一只可以长得肥大的“袖珍兔”和一只看似“金丝熊”的“无尾鼠”,她会好奇蝗虫做鱼饵竟然能钓到鱼儿,她也会奇怪妈妈发明的文字竟然能够推广开来……
乌鲁木齐代表着现代化,阿勒泰代表着落后的传统。李娟用情最深的却是后者,她留恋着后者带给自己最平凡的生活快乐,精神上的满足,在阿勒泰,不需富有,便可活得很好。在城市劳命奔波忙碌的感觉是厌倦的、讨厌的、也空虚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时代、新社会剧烈冲击着传统乡居社会,新的一切如雨后春笋般疯狂滋长,旧的一切慢慢隐退、没落、衰败。旧人离世,新人离家。乡间小路杂草丛生,枯叶败絮,铁锁锈死,屋檐断裂……生机勃勃的农村淹没在自然永恒的静寂中。人的痕迹,像风一样离去,永远离去……何止是阿勒泰的没落,我的农村老家也在没落殆尽,千千万万个乡村小镇像颓墙一样慢慢倒塌。
人类征服自然,开创历史,到处留下人类的“光辉”痕迹,滴水泉被荒弃了,阿里山神木颓败枯死,人们的精神寄托也轰然倒塌……
我的《我的阿勒泰》的末尾的两句:“由阿里山神木之死,以及其它古老巨树的厄运,我们对树的歉疚实在太多了。对树都如此,何况对人呢?”
是啊,对树都如此,何况对人呢。阿里山神木虽死了,但还有很多阿勒泰也正在悄然逝去。不要等到一切都失去了,才想到它们的珍贵。不要在物质世界高度发达的世界里沉迷追逐,总有些原来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珍守、延续。静下心来,放慢脚步,看看我们创造的恢弘世界背后的的境况。仔细想想我们都干了些什么。问自己,我们幸福吗?快乐吗?
4年或是7年后,我就要被投入社会那个大熔炉去了,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夜以继日的挥洒汗水,赚够钱,结婚,养家,离职...我就这样与城市连为一体了。这是我所应该预见的吗?那么屹立在山头上的那个孤静的我的村落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