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若有张不老的脸
日子如锦缎从指间滑落。转眼,二月又流失在时光的大河里,永不回来。总是这样,在撕去月末最后一张日历时,手会不自觉地停留那么一瞬,仿佛撕去的不是一张纸,而是生命中的一页。也只有那个时候,倍感时间飞逝。年岁
日子如锦缎从指间滑落。转眼,二月又流失在时光的大河里,永不回来。总是这样,在撕去月末最后一张日历时,手会不自觉地停留那么一瞬,仿佛撕去的不是一张纸,而是生命中的一页。也只有那个时候,倍感时间飞逝。年岁越大,越容易感伤青春不再。“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多少话,藏进了满头白发”,一切如《时间去哪儿了》唱的那般,稍纵,便走过半世浮华。
凝神静坐,唤醒沉默不语的日子,将生命的乐章在脑海里倒带重放,心,怅然若失。那些已逝的芳华去了哪儿?曾用什么记录过其存在?是旧照片上发黄的笑靥吗?是日记里失却了温度的童话吗?是门前树上一圈一圈的年轮吗……这些是多么虚空无力的印记。
青春,对每个人而言,原本没有多大差别,都是一片不曾拓垦的土地,只是后来,因为信念的导向不同,跋涉的脚步不一,抗争的态度有别,耕耘的力度不一样,浇灌的汗水有多少,渐渐的,便呈现出不同的样子。回头纵观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不到踏实脚印,赏不到花团锦簇,闻不到瓜果飘香。有的只是随遇而安的遍地枯草,不敢有开花之心,没做过成才的梦。曾经以为,这种平庸的日子,是自己可以守得住的幸福。现在回头,才知道那是生命画卷里,一册虚空的画册,叶叶都写着遗憾。而最令人痛心的是:当自己后知后觉想补写的时候,却猛然发现已如被罚出考场的孩子,再也没有了涂改的机会。
扪心自问:此生,还有多少时间禁得起如许遗憾。
时光,若有一张不老的脸,我该怎样留下自己的履迹?建造怎样的人生殿宇?
时光若有张不老的脸,我的青春定要留下点灯夜读的一页。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书读得多,视角才会开阔,思想才会成熟,文化积淀才会深厚。我不会再借口冬天寒冷夏天酷暑,不会再借口工作忙碌,家务缠身,我要把阅读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餐。在图书馆,在书桌旁,在公交车上,在散步的林荫道上……在所有忙碌的空隙里,如饥似渴,孜孜不倦,爱不释手地读书。阅读本是一种无上愉悦的活动,能穿越时空的隧道,听智者教诲,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振,在文字中陶冶性情。所以,我会每月列出书单,不仅读文学作品,还要读历史,读哲学,读名人传记……博览群书。我要将自己钟情的章节,反复诵读,不仅把薄书读厚,还要能把厚书读薄。
时光若有张不老的脸,我要让自己的梦想放飞在艺术的舞台。我会是最用功学习最痴迷音乐的一个。我会把琴音当成知己,相伴每一个落日黄昏,每一缕晨光微曦。我亦会把最美的琴音送给每一个喜欢音乐的人,在街道,在公园,在学校……哪儿有人喜欢,我便会在哪儿忘我演奏,不需报酬。
多少回,总是梦见自己身着长裙面向大海,左手托琴,右手持弓,琴音如水流转……一直痴爱小提琴,钟情它柔美细腻的音色,钟情它精致浪漫的琴体,钟情它典雅高贵的气质。今生,此梦若成真,生命的底色该是多么缤纷。
喜爱帕克尼尼的协奏曲,喜爱余丽娜的《梁祝》,喜爱琴音牵引如泣如诉的心事。人约黄昏后,月落柳梢头,拟想宫商角徵羽,自己五音齐全,那么,无论多么郁结浮躁的情绪,用静谧而飘逸的旋律来洗礼,一点一滴都可以排解释放,生活,便再也没有忧伤和烦恼。
时光若有张不老的脸,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热爱我的工作。阿拉伯有句谚语:”如果你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你就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是的,我会是最快乐的老师,我会把我的课堂当成是和学生生命和谐共振的时刻,没有贬责,只有褒奖;没有优劣之分,只有个体不同。我会由衷地爱每一个学生,欣赏他们,并接纳他们的一切个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学识有限,但可以播种爱和希望,点燃学生的梦想。
时光若有张不老的脸,我还会有N个想法。只是生活没有如果,梦想也没有如果,我能做的就是惜取眼前。”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也不晚。何况,我现在并不老呢?
很喜欢朋友博文里的一段话:”打拚和上進,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為了不枉此生。懷抱著這份信念,得意的時候才不會驕傲自滿;不如意的時候也就懂得變通和自省。人生要有這種高度,才能夠面對境遇的無常;畢竟,好運不會永遠站在你身邊。盡己而知天命,我只要活出最好的自己。“
生命是一种回声,把什么样的自己交给时光,就会从时光那儿获得什么样的自己。
我想做无悔的自己。
我想让梦想从今日起航。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