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交织在一起的是“闲人”
王先生在《谋生——王志刚纵论人生之道》一书中指出:人就“像这个宇宙空间一样,大家在不同轨道上运作。而且非常快,特别是所谓成功人士的运作,运作得越快交织的可能性越小。”
他还说:“所谓成功,就是以这个拼命的加速度的运作为表现形态的。正因为你加速度运作,大家都是成功者,大家反而不容易在一起交织。真正每天在一起交织的,是不运作的人——闲人。是闲人就会产生酒友、牌友、棋友、驴友、网友。”
我很赞同王先生的观点。现在,有些人以为天天在一起厮混,有酒同喝、有难同当就是朋友。其实,这是把“朋友”真正的含义理解错了!
在古代,朋和友是有特定含义的,古人的定义是:“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即使到了后来,朋友合用,也并不是天天交织在一起的人就叫朋友。欧阳修在《朋党论》中特地指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可见,古人对朋友的定义并非指天天相处在一起的人,而主要是指志同道合的人。但现在,或许是如傅佩荣先生说,因为现代人得了“无根、无情和无心”的毛病,所以,害怕孤独、害怕寂寞、害怕冷落,总希望有人跟自己厮混在一起。这样,便对朋友的定义产生了歧义和误解。
有人说,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其实,人活着就已经像宇宙中的星星一样,都在按照各自的轨道运转着,并不需要交织和勾搭。只要你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就会使整个宇宙变得星光灿烂,就会有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倒是交织,则必然引发祸端!
贾平凹先生在他的散文《朋友》中说,他的朋友有两类,一类是生活关照型的,一类是精神交流型的,但“一个人活着仅仅是一个人的事,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可以了解我身上的每一个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了我的意。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痛苦的也是自己。”的确,尽管生活不能没有朋友,但寄希望于整日在一起厮混的朋友或希望朋友整日厮混在一起,都是不现实的。
还是王志刚先生说得好,那些“酒友、牌友、棋友、驴友、网友”大多是闲人,并不是或者说至少不完全是朋友。建立了这样一个理念,就会对朋友有更理智的认识和更充分的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