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蓼叶粽子飘香
今天又是端午节,蓼叶粽香祭屈原。每当我走到飘满浓香气味的卖粽子的摊位前,看着热气腾腾的粽锅,心中顿感亲切,想起小时候端午节吃粽子时的情形,似乎就在眼前。童年的岁月实在不是物资丰富的年月,那时我还居住在
今天又是端午节,蓼叶粽香祭屈原。每当我走到飘满浓香气味的卖粽子的摊位前,看着热气腾腾的粽锅,心中顿感亲切,想起小时候端午节吃粽子时的情形,似乎就在眼前。童年的岁月实在不是物资丰富的年月,那时我还居住在大巴山上的山镇里,山镇浓厚的民族节气的氛围习俗,就在满街蓼叶满街粽香中凸现出来了,从各家窗棂中串出来的蓼叶粽香,催促着还没有张罗做粽子的人家得加紧准备哟,一大早从附近乡村赶集到山镇街市来的农民,身背背篓手拿打杵匆忙赶路的声音从石梯路上传来,他们背着蓼叶走在山镇的石梯巷子中,一阵蓼叶香飘后,便听见“有要蓼叶的么?”的问话,这时你会看见不时从路旁的屋子里走出主人来,留下卖蓼叶的人,他们开始挑选着自己看中的一扎一扎的青青的蓼叶,只有在这个时候你可以知道蓼叶是多么重要,你也可以尽情地感受蓼叶的清香别致。
当然人们一边感受着蓼叶的清香别致,一边就要数说着蓼叶的好处,比如:蓼叶可入药,其药用功效在于清热解毒,降血糖,还有止血作用,叶中含黄酮甙,能加速血液凝固,其所含挥发油(Polggonone)能降低小肠及子宫平滑肌张力。用来治疗各型子宫出血,简便易行,疗效极好。
蓼叶的馨香沁入粽米中,于是糯糯的粽米和着蓼叶的清香成了孩子们一年中的特别记忆,我也就是这样留下了对蓼叶独特的认识的。当然这一记忆中,肯定是还有故事的,那就是母亲每年的煮粽吃粽仪式总是比平日其他时候显得隆重,这天母亲会耐心地摘出买来的糯米中的谷子或稗子,然后用清水反复清洗糯米中的尘埃或沙泥,再用木桶把糯米泡上一两个小时,母亲说用木桶泡米才会更香,在等待米泡软的时候,母亲会把买来的蓼叶一张一张地洗一遍,然后用剪刀剪去蓼叶头尾上的一小节,因为蓼叶头尖容易划手,蓼叶尾厚且又有把儿,所以都不利于包裹粽子时的操作,接着母亲就会找来扎鞋底子的线索子,这是准备用来扎粽子的线,做完这些,母亲心里舒坦了许多,然后就把我们叫到身边,让我们看着她并学习她怎样来包粽子的,在我们眼里这一切都是那样新鲜,直到今天还记忆犹新呢!
等到一串一串扎裹包好的粽子煮好端上桌子来的时候,大家围桌而坐,蘸上白糖边吃边感受母亲唠叨的端午节祭屈原的故事,心中有一种别样的神秘,等到这样的节目重复数年之后,自然这些过程和故事我们便是耳熟能详,于是这种屈原爱国主义的思想和端午节的特别的氛围就自然深深地根植在了我们心中,永远成为我们的一种信念。
今天又是端午节,生活在武汉城市里的我也会赶节买上自己喜欢吃的粽子,一家人边吃粽子边说屈原,自然有一份作为楚地百姓对楚国大夫屈原爱国的特别心境,尽管我们也都人过中年了,但传统的习俗仍然是我们遵循的一种文化心理,头天我赶着到商场买了自己喜欢的粽子,方的四边形,尖的三角形,各种口味商家就用各种颜色的线扎好,便于顾客购买时各选所爱,我选了些豆沙、鲜肉的粽子提回了家中,自然粽子提回家后等不得过夜的儿子会先在微波炉热两个吃了再说,等到正式端午节的时候自然还有节目。
你看,早上一起床我就赶着去买来了艾蒿,买了上好的洪湖野鸭蛋炮制而成的咸鸭蛋,一应俱全,剩下来的免不了要传承我的母亲曾经的唠叨和教诲给儿子,想来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承吧,一代一代口口相传,这种民族共同的文化变成了整合民族力量,凝聚民族精神的瑰宝。爱国吧,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品质!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