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集邮诗
北京集邮诗人谢九重,是一位1946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1990年离休。他有着33年的戎马生涯,在军营里就开始集邮,并喜欢诗歌创作。返京后,他除参加北京集邮协会外,还加入了北京诗词学会、野草诗社、岭南诗
北京集邮诗人谢九重,是一位1946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1990年离休。他有着33年的戎马生涯,在军营里就开始集邮,并喜欢诗歌创作。返京后,他除参加北京集邮协会外,还加入了北京诗词学会、野草诗社、岭南诗社等组织。他对集邮界的几位老集邮诗人很是羡慕,也很崇敬,每当见到他们创作的集邮诗时,都用心去读,去欣赏,去品味。日子久了,他也产生了创作集邮诗的冲动。刚开始创作集邮诗时,他觉得很难,总感到写出来的东西不如别人,很多美好的句子似乎都被别人写过了,再怎么写也难以赶上。这时候,他想到了写集邮藏头诗,而且觉得集邮藏头诗对他更有吸引力。当时,在他读到的集邮诗中,还没有见到集邮藏头诗的系列创作。他发现,要把集邮藏头诗写好还真不容易,不但要把邮票名称分别藏在每句诗的开头,还要结合邮票的主题,用诗的语言加以叙述。一首好的集邮藏头诗,不但要有诗的平仄、韵律和邮票画面的优美意境,还要富含哲理。但是,他不怕困难,执着地开始了集邮藏头诗的创作,字斟句酌,遇到问题就问,不耻求教。写好的东西,他反复修改,不断完善。一开始他先为“山票”写,一段时间后又为“花票”、“风光票”写。就这样,他孜孜不倦地写,反复修改、完善,在5年时间里,不知不觉竟写出了三百多首质量很高的集邮藏头诗,连他自己也感到吃惊。
自1996年以来,谢九重多次以一枚邮票配一首集邮藏头诗的形式,将“吟山集”、“吟花集”和“风光吟”分别编组成一框邮集,在北京基层邮展中展出,吸引了许多集邮爱好者在邮展现场抄录,国内许多邮诗爱好者也纷纷给他写来信函,对他给予充分肯定。看到大家如此喜欢自己的集邮诗,他深为感动,复印了部分诗稿赠送给邮友,后又将其编辑成《山花烂漫好风光——集邮藏头诗选》一书,分赠给各位同好。
1999年,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北京电视台摄制了一部《新中国邮票的故事》系列专题片,经吴凤岗先生推荐,谢九重的集邮藏头诗“吟山集”成为其中的一集。2000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第128期“方寸天地”栏目,又专门讲述了他创作集邮藏头诗的故事,并向观众介绍了《山花烂漫好风光》一书。2003年1月,由宁波出版社出版的《宁波兰蕙文化》一书,引用了他“吟花集”中的“中国兰花”集邮藏头诗。同年8月,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新版写作大词典》引用了他“风光吟”中的“鼋渚春涛”一诗作为范例,诗云:
鼋头美景入湖中,渚地风光画著称。
春上高阁胸如洗,涛声阵阵晚霞红。
谢九重在创作“风光吟”集邮藏头诗时,都力求结合美丽的邮票画面,“以诗颂佳景,使景更迷人”。除集邮藏头诗外,他还创作古体诗,并满怀激情地为邮票上的60位共产党人配古体诗。他给《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邮票所配的《二十世纪一伟人》古体诗是这么写的:
二十世纪一伟人,三起三落传美闻。
红色苏区显身手,太行山上建功勋。
淮海战役创奇绩,共和国里定方针。
改革开放总设计,拨乱反正特色新。
三个“面向”绘前景,行云播雨迎新春。
200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庆的前夕,谢九重又将他为邮票上的60位共产党人所配的古体诗连同邮票一起结集出版成《为了新中国》一书,作为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以此来表达他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