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冯玉祥将军
在京西慈善寺内有冯玉祥将军的陈列馆。那次,我们看完慈善寺所有的塑像以后,便来到了后边的冯玉祥将军陈列馆。陈列馆在一个小跨院里,在去跨院的胡同里有一石壁。石壁上刻着冯玉祥将军写的决心书“我,冯玉祥。19
在京西慈善寺内有冯玉祥将军的陈列馆。那次,我们看完慈善寺所有的塑像以后,便来到了后边的冯玉祥将军陈列馆。陈列馆在一个小跨院里,在去跨院的胡同里有一石壁。石壁上刻着冯玉祥将军写的决心书“我,冯玉祥。1940年5月7日作。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要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拐过胡同,是一个小小的月亮门,显得优雅别致。进了月亮门便是冯玉祥将军陈列馆。小院不大,三间房屋。房前有一对汉白玉的石狮子,门的上方写着“冯玉祥将军陈列室”。房屋外边的明柱上有一副对联“松蟠福地千山翠,月到天台万里春。”上了两级台阶就进入了展室。迎面矗立着的是冯玉祥将军的铜塑像。只见冯将军身穿军装、手主战刀,威风秉秉。塑像的背后是万里长城图案。寓意着冯将军保我中华保我长城的精神永存。
陈列室里有大量的照片,简介。从这里我了解了冯玉祥将军。
冯玉祥将军陈列馆大体的介绍了冯玉祥将军的一生。1882年11月14日,冯玉祥将军出生在河北省青县兴集镇。原名基善,字焕章,原籍安徽省巢县。1896年正式从军。曾先后担任北洋陆军第十六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陆军督军等职。冯玉祥在带兵期间,根据自己的带兵经验,自己亲自选兵,只收善良的工农子弟,禁止有劣迹的的人混入队伍。他提倡官兵平等,开创了旧队伍之前先河。他爱兵如子,鼓励士兵积极向上。他要求他的手下爱国爱民,将捍卫国家利益治军从严的首要原则。他帅领的部下在近代世上出现了一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如鹿钟麟、张自忠、佟麟阁、宋哲元、吉鸿昌等。
冯玉祥将军在戎马一生中曾三次到京西天泰山。第一次是1912年将军驻守京西三家店时经常到天台山散步,认为天泰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第二次是1917年将军遭段祺瑞的排挤,遂“称病”到天泰山修养。在这读完了一部《七子兵略》。第三次是1924年11月,冯玉祥以退为进,向段祺瑞政府提出辞呈,通电下野,隐居天泰山。虽然三次在天泰山的时间都不太长,却让老百姓记在了心中。他关心民间、踏查山梁沟壑,并派士兵到山脚下的潭峪村调查人民的苦状,对于贫困者给与赈济。据村里的老人回忆,村里绝大多数穷苦村民都领过冯将军的赈济款和粮食。到今天天泰山仍然保存着冯将军带兵开垦的良田和和亲笔书写的摩崖石刻。
正因为冯将军正直,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才做出了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
1917年安徽督军张勋在京复辟,妄图回复清室。此时正在天泰山“养病”的冯玉祥立即将自己的房产典押5000元,作为讨张费用。他返回廊坊,率领第十六混成旅讨伐张勋。他率领的军队取黄村、陷丰台,将辫子军打的落花流水。7月12日凌晨,冯玉祥督部队攀城,攻占右安门,进抵先农坛、天坛,发起猛攻。11时,上演复辟丑剧仅仅12天的张勋,见大势已去,逃入荷兰使馆。辫子军挂出白旗投降。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
1926年宣布脱离北洋,率兵北伐。
1930年举兵反蒋,参加中原大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积极主张御辱救国,团结抗战,沥血抗日。
1936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1946年到美国考察水利。
冯玉祥将军虽身为上将,但他“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始终过着平民生活。被称为“布衣将军”。1905年冯玉祥将军与原配夫人刘德贞喜结良缘。生五个子女,1923年12月,刘德贞病逝。1924年2月经手下部将做红娘,冯玉祥与北京南苑北平贝满女子中学教师,青年会总干事李德全女士举行婚礼。1948年7月冯玉祥夫妇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回国参加新政协,途中因轮船失火,冯将军与小女儿冯晓达不幸遇难。冯将军享年66岁。其他子女经李德全同意在苏联安排就学,学成后回国,在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着力量。
冯玉祥是一个爱国将领,是人民不会忘记的他的。在他不幸逝世时,毛泽东题写了挽联:“冯玉祥将军逝世谨致悼念”。朱德题写了挽联:“焕章将军千古,为民主而牺牲。”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将军子女时说:“冯玉祥是很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他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也是我们党长期合作的朋友。”
看过冯玉祥将军的事迹陈列,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敬意。我们中国有多少志士仁人为中国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终于使我们中国走向了能举办奥运会的今天。啊!先烈们,先驱们永垂!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