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里看祝福

鲁迅故里看祝福

神荼散文2025-08-02 10:32:38
从大年初一就开始的晴天,好象是为了弥补前些天那场大雪的过失,用微笑的阳光来讨好那些不能回家和不能出门的人们。于是,我当仁不让地,有闲就出门,游走在周围的景点之间不亦乐乎。第一天出发,我选择了鲁迅故里,
从大年初一就开始的晴天,好象是为了弥补前些天那场大雪的过失,用微笑的阳光来讨好那些不能回家和不能出门的人们。
于是,我当仁不让地,有闲就出门,游走在周围的景点之间不亦乐乎。第一天出发,我选择了鲁迅故里,顶着融雪的寒冷,走在街上,才后悔自己没背上厚厚的羽绒服出来。即使已过了立春,这太阳也像是画在墙上的饼,骗骗那些出门的人而已,根本感觉不到些些的温暖。
然而,鲁迅故里的人山人海,倒让我感觉到了一些欢喜,这至少说明,这个地方大有魅力,我也是其中一双慧眼哦!况且,今天,我有一个特别的目标,就是要来看看这里的祝福表演。
其实,看过鲁迅所有文章的人也许很少,但看过他的《祝福》的人肯定很多,里面的祝福场面和祥林嫂的遭遇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也是不会忘怀。现在,站在鲁迅故里的周家老台门大厅正中,那一张四方的八仙桌,靠外面一边摆放着五个高大的锡制烛台,分别代表了福、禄、寿、运、财,烛台后面,摆放了一排鸡、鸭、鱼、肉以及猪头,这些食物在这个特定的时刻有特定的叫法,称作“福礼”,又可以分别叫成“元宝肉”、“元宝鸡”、“元宝鸭”、“元宝鱼”,而猪头呢,就别麻烦了,依然叫猪头吧!鸡、鸭身上必须插上筷子,筷子绕上鸡肠和鸭肠,弯弯扭扭;所插筷子也有讲究,不能成双,不能逢十,因为如果天上的神仙看到你家插了十只筷子,就会以为这家生活十全十美,不必再送福气给这家人了。而这些以元宝命名的食物,也许代表了那个物质匮乏时候的人们对金钱或物质的追求吧,然后我们再看到后面放着的一些干、鲜水果,堆满了整整一张桌子。
表演的时刻到了,除了那位衣着光鲜,长袍马褂的解说员,陆续出来五、六个人,把那些原先放在桌上的物品一一搬走,再按秩序重新摆放一遍,最后出来三个大男人,分别代表一家之中的祖孙三代,按年龄大小三跪三叩,为家庭祈福。祈福完毕,要把福气与人共享,不可独占,谓之散福。我还记得年幼时,家里是把一些绕在鸡、鸭身上的肠子一类向天抛掷,以为散福,还要把煮福礼的汤汁烧年糕吃,取意“吃了散福糕,来年节节高”。而今天,这里把花生作为散福之用,倒也合适,表演者捧着一大盆花生(其实这个时候该叫长生果)分发给周围这些观看的游客,在大家的喧声笑闹之中,祝福仪式隆重结束。
祝福,是绍兴旧时人家一年最为重要的仪式,岁末年终,点算一年的收成,祈祷来年的五谷丰登,而现在,这样的表演,只是作为一种绍兴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