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恩情照我家
早上给女儿准备早餐,小家伙望着餐桌一脸的无奈:“爸爸,又喝牛奶啊!”“牛奶多好喝啊,爸爸小时候很难喝到呢!”“是爸爸淘气,奶奶不给喝吧?”“不,是那时候生活还不富裕,物资还不丰富。现在多好啊,在党的领
早上给女儿准备早餐,小家伙望着餐桌一脸的无奈:“爸爸,又喝牛奶啊!”“牛奶多好喝啊,爸爸小时候很难喝到呢!”“是爸爸淘气,奶奶不给喝吧?”“不,是那时候生活还不富裕,物资还不丰富。现在多好啊,在党的领导下,日子越来越富,想吃什么都有!”“党?党是谁呀?”“是抚育你长大,给你创造美好生活,让你生活更幸福安康的人啊!”“嗷,是妈妈!”望着女儿满脸的认真,我笑了,“对,是妈妈!”女儿端起牛奶,满脸拒绝的样子,牛奶香香的味道飘来,却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我喜欢女儿给出的这个答案,因为在我心中一直把党与妈妈这个词联系起来,想到党就会在我心中浮现出慈祥母亲的形象。母亲辛苦操劳,为的是让儿女生活富足,党一心一意谋发展,为的是让国力增强,让百姓腰杆挺起来;母亲勤俭持家,为的是让儿女们的生活蒸蒸日上,党心里时刻关注民生,为的就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件件联系起来,党不像一个日夜守护着儿女的妈妈吗?
上小学的时候,看到书里把党比喻成妈妈,我就想,一定是编书的叔叔或阿姨弄错了,党离我们很远,妈妈却每天都陪伴在身旁,党怎么会是妈妈呢?于是问老师,老师就和蔼地告诉我:“党就在我们身边,不仅给予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还关心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不像我们的妈妈吗?”我懵懂地望着老师,老师说“你长大了就懂了。”我回家问妈妈,妈妈说:“没有党,你就不会坐在温暖的教室里读书,没有党你就不能住在楼房里。党的恩情体现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党每时每刻都陪伴在你身边。”妈妈说完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杯牛奶,望着牛奶我惊喜万分,“牛奶!”“你身体不好,喝了补补!”“妈妈,这是党给我的吗?”“当然,你生活中的每一点幸福收获,都要感谢党。”牛奶可真甜、真香啊,我慢慢地喝,慢慢地回味着……那味道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还有一件事让我难忘,就是我家有了电视机,虽然只是一台18寸的黑白电视机,但在我家却起了波澜。爷爷摸着电视机很激动,“这么小的木头盒子里就能有人演戏。”“当然了!”“那我不成财主了,过去,穷人谁看得起戏啊。”说着爷爷落泪了,“我父亲爱听戏啊,有一次地主家请戏班子唱戏,我父亲听入了迷,忘了手里的活,被东家打得半个月起不来床啊。那我父亲还直说值啊……”爷爷摸着电视机老泪纵横。父亲安慰着爷爷,但父亲的心里肯定也是不平静的。父亲为了这台电视机吃了很多苦。买电视机的那天我做了个梦,电视机变得和电影屏幕似的,很大,而且是彩色的。这个梦,我现在早已实现,虽然电视屏幕没有电影屏幕大,但清晰的音画效果,足以让人感叹。我的“小公主”每次看电视的时候,都在夸她朋友家的电视比这个豪华,那一刻我就会想起爷爷落泪的样子。我相信,有党在,我曾祖父那样的苦日子已经一去不返。
上初中时,对党的概念不再抽象,因为生活的改变让我真实的体会着党的恩情,那时粮食不再定量了,我这个“饿人”不仅可以敞开吃,而且餐桌上越来越丰富,喝杯牛奶也不再惊喜。对于八零后,粮店、粮油供应证这样的词应该是陌生的,我这个七零后却不然。那时买粮不像现在,粮油店很多,可以选择地买,得等新粮。邻居大娘的儿子是粮店的职工,每次粮店来新粮大娘都会得到小道消息,于是我们小伙伴就会相约去粮店排队,等妈妈拿钱拿粮本来买粮。粮买到家还需要计划着吃,否则就要花高价钱买“议价粮”来补充,现在,“议价粮”这个词已尘封在历史的词库里,或成为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今天路过一个拆迁的小区,忽然看到一本久违的粮油供应证静静地躺在地上,那一刻我仿佛又排在购粮大军队伍里慢慢向前移动。我走过去,拾起它,拂去它的灰尘,放进口袋里,我要收藏这一段历史。一缕风吹起,挟来一沓粮票落在我的脚旁,这个早已不流通的“次货币”曾经是多少人手中的硬通货啊,现在只能退出历史的舞台,随风起舞。它的没落却说明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说明了我们党民生政策的正确。
透过拆迁的房屋,我看到一座座不断长高的楼和它们背后等待迁居新房的人们的笑脸,忽然想起了我家的老屋。上初中时,我家历史上有一件需浓墨书写的大事——迁居。当汽车载着我家的生活用品和家人将老屋抛在身后时,我看到老屋似乎在向我们挥手,满脸沧桑的它载着我们家的欢笑,和对新生活的憧憬,坚强地养育了几代人,却抵挡不住新生活的召唤,默默地走进历史。汽车载着我们来到了新居前,年过八旬的爷爷和年过半百的父亲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显得那样平静,父亲的一句话打破了他和爷爷之间的沉默,“爸,我们住楼房了。”爷爷摸着新房的门窗,仿佛欣赏着一件宝贝,“好啊,真好。儿子,跟着党好好干。”“唉!”说完,爷爷、爸爸望着远处的花园,仿佛看到了明天更新、更美好的生活。2004年,我买房子的时候,爷爷和父亲都“走”了,他们没有看到比父亲新居大一倍的房子。拿到房子钥匙的那天,我很兴奋,同时也很有成就感,父亲五十几岁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我二十九岁就拥有了,但这不是说我个人能力怎样,而是说明了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让每个人真正有了主人的感觉。那天,我和那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在房子里坐了很久,想着未来,我们就笑,那一刻,爷爷和父亲若要在也会笑,因为他们的梦在下一代、下下一代的身上正在提前且加速的实现着。现在有时我会问女儿,“姑娘,你长大了想住什么样的房子。”小家伙一脸认真,“别墅!”我知道,女儿在这个年龄还不能理解别墅是什么,但现在中国的发展,让我坚信,这不只是个梦。从不敢想到梦想,从梦想到现实,党帮助我们缩短着它的距离,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更多的梦,一个个梦在党的领导下又逐渐变成了现实。
上高中的时候,因为学校离家有一段距离,爸爸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大我八岁的哥哥直说爸爸偏心,爸爸边挥毫边说:“现在生活不是一年比一年好了吗,你应该买汽车,而不是自行车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没多久,哥哥就有了自己的汽车。有人问他致富秘诀,哥哥总是谦逊地说:“哪有秘诀啊,党的政策好,赶上好时候了。”这个六零后说完一脸的感激之情。拥有汽车,那时我不敢想,在少年的心里憧憬着:要是自己家有部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