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标风过故乡的云
  在都市生活久了,周而复始忙碌紧张的工作,每日里对着城市里的熙熙攘攘,对着那样一种喧嚣式的繁华,时常会产生倦怠。站在自家阳台,对着天空发呆,看天空中飘来飘去的云,和云下面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也时常会有
              在都市生活久了,周而复始忙碌紧张的工作,每日里对着城市里的熙熙攘攘,对着那样一种喧嚣式的繁华,时常会产生倦怠。站在自家阳台,对着天空发呆,看天空中飘来飘去的云,和云下面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也时常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空落。城市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
这个城市的空气洁净度在全国应位居前列了,而拍下来的画面却是极好的印证:城里的云,裹着尘埃。这时候总会自然地想到故乡,故乡的天空湛蓝明澈,故乡的云清透洁白,耳边似乎又响起费翔的歌声——“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
故乡并不遥远,真正遥远的是那块土地上我散落的记忆。
那个孕我生命、育我成长的小山村,与我现在生活的城市相距550公里,分别位于本省的最北和最南。五百公里空间的距离,抵不过而今一提再提的列车飞驰的速度,踏上北归的列车,仅七个多小时便可回到故乡。
而大学毕业后,只有春节才有时间回去,已经很多年没在夏天回故乡了。故乡夏日的记忆,于我已是恍若隔世。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青纱帐,潺潺流淌的小河,自由游嬉的鱼儿,荫荫的青草地,漫山遍野的野花,水田里的蛙声和鸣,暮色里袅袅升起的炊烟,晚霞中飞舞的红蜻蜓,夜空里晶亮闪烁的繁星,还有那曾经响彻整个小山村的童真清脆的笑声……故乡夏日,我所有儿时美丽的记忆啊,都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留在了上个世纪。
六月底,恰逢有一场考试安排在沈阳,而过了沈阳,向北再有两个小时就到我的故乡了。终于可以顺路在初夏时节重返那片热土,终于可以借机将儿时那些美好的记忆拿来重温,想到这些,我按捺不住地兴奋。考试结束,出了考场的我未做片刻停留,直接踏上了返乡的列车。
飞驰的列车载着我激动的心,一路飞奔向北。近了,我的故乡!久违了,美丽的故乡夏日。“蔚蓝色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云”,这是我小学三年级作文中描写故乡的句子,此刻,当眼前的景象与儿时的记忆真实地重叠,我的眼底竟然忍不住有泪。放眼望去,片片连绵的绿色田畴里,满眼的绿混着山野清新的风透过车窗扑面而来,打开车窗,泥土的清新混着秧苗的气息直沁心脾,平素都市的浮华留下来的倦怠,已瞬间被赶得无影无踪。
故乡火车站一下车,便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变”字。故乡的面貌变新了,街边一家连一家规范的超市、酒店和红红火火的大型农贸市场,显露着无限蓬勃的商机。故乡早已告别多年前那种“鸡蛋换盐巴”式的自给自足,而迎来了物质极大丰富、商品极大繁荣的市场经济时代。故乡人的精神状态也由原来近乎木讷的朴素,而变得充满了向上的活力和乐观积极。
广场里停靠得出租车早已从早年的三轮车、面包车,改换成了而今清一色的桑塔钠轿车了。送我回家的女司机面带自豪地告诉我,这些年家乡的路修得越来越好,社会治安也越来越好,原来女司机不敢跑得乡下的路,现在她一天能跑数个来回。上学时的那条路,原来特别高陡的那个坡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平坦而宽阔的柏油马路。那时我从家里到镇上的中学,骑自行车要走一小时,而今家电下乡,许多家都添了价值五六千元的摩托车,时尚的年轻人骑上摩托车,只五分钟就到了。
重新踏在故乡的黑土地上,不免感慨万端。故乡的风轻柔地拂在脸上,抬头看,故乡午后的天空晴朗明澈,一朵朵洁白的云在悠然飘荡。当年,我这个曾经犹如故乡一片云一样的游子,就是从这里飘到了远方,飘到了到处是钢筋水泥的都市,开始远离了淳朴,变得一天天世俗。而今,似乎只有再重回到这里,在故乡的怀抱里,才又重寻了一种惬意,是那种远离红尘的纷争与困扰,一种真正的舒心。
行至原来的“二高地”,那一段连接乡村与县城的必经之路,看到在绿色的山坡和田野间,被隔出了一片宽宽的空地,许多专业人员正在紧张地施工,许多大型专业设备也在不停地轰轰鸣响,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女司机告诉我“哈大”电气化铁路从这里经过,在这里为故乡留了一个站点。早在新闻里听说“哈大高铁”的建设,建成后从哈尔滨到大连运行时间将从上个世纪的18个小时缩短为3个小时。原以为是直达,中间不设停靠站,没想到居然会给故乡留了一个站点。便捷的交通,会让这个有着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带来更大的商机,想到故乡未来的繁荣,我这个游子也便愈发欣慰了。
坐着女司机开得桑塔纳租车,跑在刚刚重新整修过不久的柏油马路上,一路畅通,不足15分钟到了家。如此便捷的交通,又让我不由地感叹。当年自己离开故乡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1991年9月9日午后,怀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我,先坐着舅父赶得驴车,经过近1小时的颠簸来到镇上,再坐上等客拼车的个体中巴车,在镇上足足绕了近两个小时,才辗转来到县城火车站,火车站又足足候了四个小时,才搭乘上夜班普快火车的硬座,经过整整一夜近11个小时的长途,才到达我读书的省内最南端的海滨城市。从90年代初至今,仅仅只是十几年,家乡通往外界的路和出行的速度,简直可以堪称为巨变。
走进家门,忍不住的悲楚一下子在心底漫开来,眼前瞬间一片泪雾。当年家门前不断用衣袖抹着眼泪,悠长的目光一路送着奔向远方读书的女儿的背影,我那亲爱的母亲,而今已不在这个门内了。母亲离开我已整整四年了,耳边依稀仍是儿时那个慈爱的声音,“回家吃饭哟”,在傍晚霞光映照着的袅袅升起炊烟中,一遍遍萦绕……
在故乡的每天,与弟弟一起带儿子和小侄女在溪头戏水,捉鱼,赶鸭,扑蝶,玩泥,所有的场景都一一定格,与二十几年前的画面全部重新重叠在了一起……
伴着故乡泥土的芬芳,听,又传来那首歌: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后记:
一个月来热议的高中同学毕业22年聚,又勾起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忽想起自己2008年归乡时拍得那组图片,和2009年写得一段未完成的字。2009年时,哈大高铁正在建设,而今已正式通车近十个月了,与故乡的距离仿佛又拉近了许多;那时的摩托车,而今许多已改换成了小轿车了。经常回故乡看看吧,那里有我们的亲人,也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变,不断地给我们无限欣喜。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走近翠竹
下一篇:风语·紫衣(歌曲配文)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