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不能只是富人的欢乐场

养老机构不能只是富人的欢乐场

明洁杂文2025-03-27 20:00:10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兴起一股大建豪华养老机构的风气:装修精美,公寓设计,提供24小时专业护理服务,而且打着国际先进、五星级享受或生态颐养等品牌,服务对象直指高端老年群体——一般的入住门槛需要缴纳10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兴起一股大建豪华养老机构的风气:装修精美,公寓设计,提供24小时专业护理服务,而且打着国际先进、五星级享受或生态颐养等品牌,服务对象直指高端老年群体——一般的入住门槛需要缴纳10万元至60万元不等的会员费,每月还要额外缴纳几百元或数千元服务费用。如此豪华的养老服务,一般的普通百姓显然无福消受。引发异议的是,这些养老机构要么完全公办,要么享受土地、财政补贴、用水用电等各种优惠政策,结果却只能满足少数有钱人的养老,岂非在制造新的福利不公?(12月06日工人日报)。
人之将老是绝大多数人人生的必然,因此,如何让那些老人和正在陆续进入老人行列的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他们的能够幸福地安度晚年,就不仅关系到老年人本身的身心健康,还影响着中青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现代社会独子化、少子化现象十分突出,养老问题日趋严重。所以,实施好养老政策、建设好养老机构、提供好养老服务就应该是一项公益事业,也是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了。
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对养老工作都是高度重视的,许多地方都在采取多种措施,通过政府投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与外资合作等方式大力兴建养老院,使中国的养老方式逐渐从以家庭化养老为主向社会化集中供养为主的方向转变。
但是,在这同时,有的地方政府却把养老事业当成了一项纯粹的经济产业,当成了一条财政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发展养老产业理念的指导下,建设养老院就不是考虑普罗大众的实际问题,不是考虑所有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而是考虑如何让养老成为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如何让养老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养老院是越建越豪华,设施是越来越高档,入住的门槛越来越高,收费是越来越吓人。让普通老百姓只好在养老院门外徘徊,在福利院门前仰望。
笔者所在县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663元,比上年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3096元,比上年增长13.2%。据本地统计局称,这是有史以来,本地群众收入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但是,本地一般性的养老院,收费每月都在1200元以上,显然超出了大多数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笔者的一位伯父已经74岁了,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家中长年只有伯父一人,随着年岁的增长,伯父的起居生活非常不便,两个孩子也不放心。去年,经过商量两个孩子决定把伯父送到当地的一家养老院中。本以为,要不了多少年来钱。结果,养老院说,象伯父这么大年纪,生活需要人护理的老人,每月需要交费1500元。伯父的两个孩子都是普通的工人,其中一个还下岗多年来,自己一家人的生活都难乎为继,平时只能给伯父供点口粮钱,怎么拿得出这么多的钱。而伯父一生务农,是身无和物,现在也没有一分钱的工资收入,更是无法承担这笔费用。结果只好放弃进养老院的打算,还是让伯父一人在家中生活。今年春上的一个深夜,伯父突发疾病,伯父从床上掉到地上,直到第二天上午邻居才发现。拖延了最佳的救治时间,虽经两次手术,仍然落下个半身不遂之症。现在只好整天在床上躺着。为伯父治病两个孩子都借了一屁股债,现在又要轮流回家照看,真是苦不堪言。
而前不久,当地又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落了一座总面积16000多平方米,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大型福利院。但是,入院的门槛更高了,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入住,每月也需要交费1500元。这更是与普通的工薪族和农民无缘,大部分的老人只能望园兴叹,这座豪华福利院又成了那些有钱人的欢乐场,成了那些富贵者的游乐园。新的社会不公平又在形成。
有数字表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9亿,并且每年以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这么多人需要养老。这么多人需要社会的照顾。但是,绝大多数老人收入都不高,特别是那些农村老人更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面对日益豪华的养老院,面对日益豪华的养老费,他们只能忍受着子女在外打工,自己独自在家苦熬的养老生活。所以,豪华养老机构实在是偏离社会公平的轨道,是政府推卸责任的表现,应该坚决纠正、迅速打住!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