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补不止”为哪般?

“禁补不止”为哪般?

采蝀杂文2025-04-04 00:35:17
8月15日,湖北省云梦县第一高中高三学生朱某,在暑期补课中上吊自杀了。假期补课再次戕害了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的性命,留下一片唏嘘感叹。今年7月,暑假来临之际,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要
8月15日,湖北省云梦县第一高中高三学生朱某,在暑期补课中上吊自杀了。假期补课再次戕害了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的性命,留下一片唏嘘感叹。今年7月,暑假来临之际,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把暑假时间还给学生,使中小学生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愉快和有意义的暑假,并且特别强调禁止组织集体补课、有偿补课。况且,国务院纠风办等部门机构三令五申严禁举办各类收费补习班。为什么某些学校习惯于顶风而上,视国家“禁补令”如一纸空文,敢于置若罔闻呢?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存在着宏观微观上的诸多弊端。它事实上一直在沿袭着一千多年来的文官选拔办法,尽管近几年进行了这样那样的改革,其实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所不同的是,众多高校受利益的驱使,年年拼命地扩招,国家把沉重的学费负担转嫁给了广大的学生家长而已。我们的教育仍然没有走出精英教育的怪圈。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在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的逼迫下,在教育资源短缺、教学设备落后、学生质量低下的条件下,要参与同省市重点学校的竞争,并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赢得应试教育的辉煌成功,提高升学率,靠什么?靠鼓励教育吗?靠快乐教育吗?靠成功教育吗?靠素质教育吗?——统统不奏效!拼时间,只有拼时间,延长或变相地延长学生的绝对学习时间,掠夺性地提高学业成绩,不惜代价,不择手段。所以,假期里组织补课,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教育的目的似乎不再是教孩子成才,变成了单纯的考取重点小学、中学、大学。教育有关部门出台“禁补令”,我自有对付的法宝,我“培训”“托管”“兴趣班”“爱好小组”等等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在这样的游击战略下,各个学校暗中补,比着补,争着补,补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至于对教育规律的漠视,由此带来的后果影响,自然无暇顾及了。
再说学生家长。谁家家长不是满心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培养教育孩子成才,不仅仅出于对子女的爱,不仅仅是在履行一种义务,更是一种心理需要,你家儿子能考上清华,我家姑娘为什么不能考上北大?于是乎,家长们竞相给自家孩子施加压力,诱哄、逼迫、打骂、许愿,各出高着,各尽其妙。而每一种手段,都无一例外地藉以“爱”的名义。学校这时要组织补课,焉有反对之理?加之社会上鱼目混珠,男孩子怕他学坏,女孩子怕她受到伤害,交几百元钱送交老师托管,何乐而不为也!孩子进步了,将来成才了,参与剧烈的人才竞争自然就多了一些筹码。更何况,眼下全球经济危机正盛,谁能保证几年后不再来那么一轮?还是补课好,如果进行一次民意调查,恐怕大部分家长会不加犹豫地如此回答。再说,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刁钻乖谬,一味的要求高学历,高能力,好模样。如果孩子不幸生得有碍观瞻,对观众不起,再不争气考个好大学,那他几年以后何以自托于世?何以谋求好职位?何以挣钱买车买房娶美女?就别说无颜见家中二老学校老师同班同学了。补课之补亦大矣!至于个别孩子活得太累云云,完全是意志脆弱,不够坚强的表现,更反证了艰苦磨砺的重要。大势所趋,牺牲他一个,自有后来人!
毋庸讳言,尽管教师被誉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政府也一再想方设法提高教师待遇,但比起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务实的时代,虚头八脑的荣誉解决不了冷硬的现实问题,老师的衣食住行条件也一样得不到实质性的改善。这时,老师积极组织补课,也有它存在的理由。从中领取些许补课费以补贴家用开销,虽然有违教师法职业道德云云,但其危害似乎也不能与高官腐败、奸商投机相提并论。当然,这种甘受利益驱动而来的颇受诟病的做法,于补课之风的愈演愈烈,毕竟难辞其咎。
几千年的儒家教育,并没有把中国人的道德层次提得比欧美国家的更高,反倒培养了国人的虚伪,造成双重人格以及人格的分裂,孔子的务实精神又大大坚定了国人对实用主义的追求。整个社会的这种庸俗的唯物主义观念,带来了视野的狭隘,目光的短视。社会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看升学率,高校录取几乎单凭分数的高低,家长看孩子的进步看分数,老师的奖金看学生考取的人数及学校,用人单位聘人看毕业学校的知名度……整个庞大的教育系统仅仅靠分数来维系了,岌岌可危也哉!这时,国务院也好,教育部也罢,发几则假期有偿补课的禁令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这恐怕就是补课愈禁愈烈的根本原因吧!
其实,局外人心知肚明,只是谁都不肯挑破这层窗户纸而已。只要实用主义永远占据我们的心脑,只要社会单靠升学率评价学校,只要考试制度依然故我,那么,即使全社会振臂高呼“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学校依然我行我素“应试教育”实实在在,国务院教育部再怎么三令五申禁禁禁,众多学校也照旧变相补补补,莘莘学子仍然还喊累累累。如此恶性循环,颇具戏剧黑色幽默的风格,直让人置身荒谬之中,怀疑世界的真实性。
坚强些吧,孩子!寒假又该补课啦!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