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或只是江湖》
用古典诗词写现代诗歌,这是本诗歌的特点,凉州、旧亭台、羌笛、扬柳……江湖恩爱情愁深嵌在这些字眼中,很容易渲染气氛,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看这组诗歌,自然而然的,大家就会随口跟着背诵出王之涣的《凉州词》
用古典诗词写现代诗歌,这是本诗歌的特点,凉州、旧亭台、羌笛、扬柳……江湖恩爱情愁深嵌在这些字眼中,很容易渲染气氛,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看这组诗歌,自然而然的,大家就会随口跟着背诵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刃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不难看出,正是这首古诗做为主轴线,贯穿着整个《或载酒,或江湖》。
《凉州词》描写的是大漠中的那种凄凉和荒芜人烟的场面,以及那滚动的黄河,飘飘的白云,早已无人居住的孤城,没有一丝绿色的荒山。羌笛怨不得杨柳,春风永远无法到达这里,这里只有战乱的伤痛在侵蚀着岁月的痕迹……
这首诗歌的第一二小节,说的就是一片孤城万刃山内的“我们”,“学失传已久的刀法,和强盗对暗语,喝三碗才过岗的酒”,日子苦闷了点儿,但是“你说,这样多好。”“那时,春风妩媚,羌笛上坐着我钟爱的异族女子,有荒野的情欲,有尖刀的表情”——“我”也感觉满足。
春风度不过玉门关,那是从地理角度,其实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已下令修建阳关和玉门关玉门关,其最终目的,是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畅通。也就是说作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玉门关,在唐朝的时候已经不封闭了,江南的繁华昌盛有北侵之势,所以“我们”也在脑海里设想着江南的繁华似锦:
“脱下朝服的女人
同饮酒,共舞剑
穿过雪花
穿过光阴
穿过春江花夜月”——为了那份繁华,我”意愿融入江湖。
再回看自己身边:
“那些羌笛,那些杨柳,那些死去的折叠的脸
成桃花,棺木
或者我不认识的模样
那些骨头寒成冷兵器,回乐烽前
一凉再凉”——江湖险恶,江湖的是是非非,江湖的恩恩怨怨,最终就落得个空,这一切非“我”所期。“且歌么?且舞么?”——我还能再歌唱吗?我还能再跳舞吗?
“不说青山隐隐,不言二十四桥
该赴会的书生执梅赴会
该买马的浪子千金买马
江湖之大,江湖之远
抚着,抚着,我们的刀就这么的钝了”
“青山隐隐”,“二十四桥”在此暗喻盛唐时的繁华扬州。不去想满目繁华,不去想快剑恩愁,江湖之大,江湖之远,江湖的恩怨无止境,江湖,它只是江湖,代替不了生活,“我”能做的只有”抚着钝刀”,退出江湖,重新过田园诗意的生活。
纵观整个《或载酒,或江湖》,最大的亮点就是古诗词运用的精准到位,这与现如今武侠小说,全把其场景设置到古代一样,只有古风古韵的古典诗词,才能够淋漓尽致的表达江湖的概念。本组诗歌总共引用了大概四首古诗词的经典字句,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刃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刘禹锡《咏叹乌衣巷堂前燕》的怀古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而且文中不仅应用了原诗词的经典字句,而且很多感情铺垫也沿用了原古诗的情感,特别最后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与诗歌中的:江湖之大,江湖之远,抚着,抚着,我们的刀就这么的钝了。一样的无奈感慨与慨叹,一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其次,本组诗歌由隐居——意欲融入江湖——回归隐居的三个发展过程,体现了“万物归原”的佛家思想。
此篇一改作者往日用典多,语言晦涩之特点,行文大气,情感内敛,算得上是成功转型的力作。
附作者原作:
《或载酒,或江湖》
(1)
那时我们的相遇
我们是相互仇恨的爱人
学失传已久的刀法
和强盗对暗语
喝三碗才过岗的酒
挽胡姬,凉州
与汗血马
秋风吹啊吹
你说,这样多好
(2)
武功只比你高一点
唱情歌,唱挽歌
唱哀歌
偶尔用刀,刻蛇形的女子,刻你那阴性的名字
多年之前的你在我耳边轻柔的呓语
北地,胭脂,北地胭脂
那时,春风妩媚
羌笛上坐着我钟爱的异族女子
有荒野的情欲,有尖刀的表情
(3)
落花时节的燕子,并非王谢堂前
脱下朝服的女人
同饮酒,共舞剑
穿过雪花
穿过光阴
穿过春江花夜月
(4)
那些羌笛,那些杨柳,那些死去的折叠的脸
开成桃花,棺木
或者我不认识的模样
那些骨头寒成冷兵器,回乐烽前
一凉再凉
且歌么?且舞么?且看这幽幽的人间
(5)
长亭外吗?古道边吗?落魄的剑客,酒一壶,剑一把
不说青山隐隐,不言二十四桥
该赴会的书生执梅赴会
该买马的浪子千金买马
江湖之大,江湖之远
抚着,抚着,我们的刀就这么的钝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自考体系价值之管窥
下一篇:肚皮舞让我们在风情中塑身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