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儒释道三家

我所理解的儒释道三家

断钗重合杂文2025-12-03 08:42:47
我看过一些白话版的儒、释、道方面的书籍,简单谈谈我的一点认识:先说儒家吧,儒家的经典就是四书五经,是一种入世的书,即是走入社会的书,一个社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些儒家文化经典已经深深的融入我们的
我看过一些白话版的儒、释、道方面的书籍,简单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先说儒家吧,儒家的经典就是四书五经,是一种入世的书,即是走入社会的书,一个社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些儒家文化经典已经深深的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并且被人们做为社会的道德规则来遵守,“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如鸡狗也!”都是人们熟知的古语。儒家文化在我们的社会中曾经遭遇到低谷,人们总是把经济发展的落后归结于文化的落后,当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化,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文化和经济固然有联系,就像我们曾经熟知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但是我要说的是,文化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落后不能说明文化落后!我很痛心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当传统经典被忽视的时候,经济发展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吗?经济发展有自己的一套规律,科技的进步与否和文化的先进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人一谈传统文化就把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东西拿出来,然后代表整个传统文化,进而否定传统文化,真是痛心啊!说儒家的文化我讲了这些,也许跑偏了,呵呵!
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是道家的文化典籍,我理解老庄思想的先进性,在于“天人合一”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法自然”,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不能过度的浪费自然资源。“人定胜天”,从某种角度来说明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是,当人类过度地砍伐森林,过度地开采使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时候,可能带来的是飓风、冰雹、海啸和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厄尔尼诺现象,人类的科技水平应该不断的适应宇宙法则,利用规律,如果违反宇宙法则,人类最后将会自食恶果!人有自私的心理,总是觉得自己方便就可以了,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对自己精神的损害,当人们批评这种行为的时候,有的人会嗤之以鼻,这点小毛病又算得了什么呢?其实不然,人们应该追求一种完美的人格,无论多么微小的行为,如果对自己的精神追求有微小的损害,都不要去做!每天都要扪心自问今天我进步了吗?我做了哪些使我人格完善的事?进步不在于多么宏大的举动,而是每天哪怕进步一点点!现在的社会什么规矩都有人去破坏,你说好,他偏说不好,用华丽的辞藻去粉饰虚假的东西,迷惑视听!真是悲哀啊!说道家的文化我讲了这些,也许又跑偏了,呵呵!
佛学名著《金刚经》主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坛经》有两首偈“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所以这些名句能够流传于后世,确实破解了人们心中的浮躁与欲望。社会发展得越快,欲望就越多,当人们被光怪陆离、眼花缭乱的世界所迷惑,就追逐于世俗的欲望,沉湎于世俗的快乐!当这些虚假的快乐破没时,就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没有长久的快乐,也没有长久的痛苦,对于一种事物开始也许感到快乐或者恐惧,经历一段时间就会趋于平淡。人们的感觉在随时变化,如果不认识其实质,就会被表象所迷惑。佛学有《百喻经》,其中的各种故事就象寓言,让人们去体悟其中的道理,佛法无边,对于世间的无数烦恼有无数的方便法门。我们在世间生活,肉身所到之处,其在世间的种种遭遇,对于我们就是寓言,我们要体会我们遇到的每件事的真意,不执着于表象,“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我们在世间修行就不会计较得失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