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还要好落实

好政策还要好落实

弊谋杂文2025-04-23 03:33:28
只讲奉献不图回报,是建国初期那一代人的道德信条。虽说社会主义制度奉行多劳多得,但实际上吃的是大锅饭。贡献大的人,以精神鼓励为主。年终发奖,更是闻所未闻。记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某一年,教育局忽然发了个
只讲奉献不图回报,是建国初期那一代人的道德信条。虽说社会主义制度奉行多劳多得,但实际上吃的是大锅饭。贡献大的人,以精神鼓励为主。年终发奖,更是闻所未闻。
记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某一年,教育局忽然发了个文件,说是财务有盈余的学校年终可以发点奖金。这可是破天荒的喜事,但钱得学校自筹。这有个说法,叫“上面开口子,下面拿票子。”教育局开了口子,难为了下面的校长。那个时候还没有“择校费”“借读费”“赞助费”等收费名堂。学校是个清水衙门,经费主要靠财政拨款。教育局说,奖金可以从平时节约的办公开支中支付。所以这个奖有个名称,叫“节支奖”。
我们的校长平时就很注重节约,总是唠唠叨叨地叮嘱老师,粉笔要写到抓不住才能扔掉。而且要先从大头写,说是这样扔掉的粉笔头就小了。尽管这样,学校经费依然捉襟见肘。这“节支奖”着实让他犯了难。但既然上面有了文件,别的学校都发,总不能单单我们学校不发吧。牙一咬,他终于在学期结束前的一个教师大会上表了态,说是今年准备给每个老师发20元年终奖。20元钱现在大概也就能对付一顿早餐,而那个时代却难坏了一个完中学的校长。
财务处会计对校长说:欠木匠的课桌修理费已经半年了,师傅们一趟一趟地跑,我都不好意思了,现在连电话费都还欠着。就这样我们学校那一年准备发的“节支奖”,最终还是没有发成。校长承诺成了一张空头支票,老师空喜欢了一场。这能怨谁呢?老师觉得上面有了文件,就要按文件精神办。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的校长难当。20元钱都发不出,这事你信吗?我可没说半点谎。我说的这位穷校长就是章听福,当然后来他调去前黄中学当校长,就阔了。不过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忘记和湟里中学老师同甘共苦的那段日子。
上面开口子,下面拿票子的事其实现在也有。比如国家高调提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报纸电视天天宣传。政府关注民生,但钱却要企业掏。企业没有钱,最低工资标准不过是一张画饼。就如教师绩效工资,国家标准统一,但地方差距很大。东西部的差距何止一倍。江苏的苏南、苏北,同样级别的教师,月工资可能有千把块钱的差距。即使是苏、锡、常地区,常州教师的工资,比苏州、无锡就低。可见要想做到公平,谈何容易。
国家出台一个政策,不落再好实也是白搭。就如建国初期,国家对职工福利就颁布过许多政策。比如书报费、洗理费、冷饮费(现在叫高温补贴),这些政策都是以国家文件形式下达的。没听说过何时废止,但现在恐怕已经没有哪一个单位在执行了。今年天气特热,国家特别强调一定要发“高温补贴”。江苏说是仍按去年的标准发,从6月起全年按4个月计发,每人每月200元。还说今年高温费已正式纳入《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发放高温费属于违法行为。
夏季已经过去,“高温费”都发了吗?特别是建筑工地的民工,和每天在烈日下清扫马路的环卫工人,“高温补贴”都拿到了吗?画饼不能充饥,好政策还要好落实。不然,损害的就是政府公信力。2013.9.27.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