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不买车
我在一个人们印象中还算不错的机关供职,收入不高不低,旱涝保收,足够维持温饱,所以每天乐得逍遥自在,遂娇惯成闲散懒惰的性格,碌碌无为,不思进取,胸无大志,随遇而安。忽然有一天发现同仁们都派头十足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女士们驾着玲珑别致的跑车,秀发飘飘,神采飞扬,绅士们开着庄重豪华的名车,亦显得潇洒尊贵,意得志满。一辆辆私家车堂而皇之排满机关大院,让畏缩在角落里摩托车、电动车和脚踏车更加卑微潦倒、自惭形秽。
自我的虚荣心在那一刻也颇活跃的动了一下下,悄悄摸摸自己的荷包,要是勒紧腰带捣鼓一辆不太高档的平民车,大概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导致现有生活品质的下降。于是,难免随波逐流,蠢蠢欲动起来,先是煞有介事的翻翻车展的海报,还跟同仁咨询学车考票的程序,又思忖着养车的一系列问题,购置成本、登记牌照、保险附加、放置地点、燃油消耗、维修保养……等等等等,才知道有车族光鲜的表面之后隐藏的种种琐事,也够麻烦的。真是越算心越凉,越想越泄气,唉,车这富贵玩意儿,实在不是我等小门小户人家能养起的哟!
说到底,车的基本功能就是代步,能够提高效率,节省体力,方便出行,但由于养车的成本一直偏高,所以现代的有车族思考的绝不是经济效益,而是虚荣和脸面。有辆属于自己的车,就等于在身上贴了标签,注明本人财富若干,身价几何。至于到底多少,那就要看车说话了。所以人们购车的目的完全不考虑是否实际需要,“别人都有了,自己差啥?”的攀比心理居多,即使单位就在家边,也大张旗鼓开个车,虽然一脚油门未过就得刹闸,享受这片刻的幸福感大约能抵得上车钱了吧。
既然如此,何必为了区区一张看不见的脸面而勉力而为呢?本来囊中羞涩,养不起这个奢侈的纨绔小子,索性彻底断了这念头——坚决不买车。好在车子并非房子是生活必需品,没房不行,那就可能露宿街头,没车却是无关紧要的,替代品多的是。有条件的可以蹭公家车,有时间的可以做公汽、地铁,还可以骑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啥都没有还可以步行,天然自备的零件,不用岂不是资源浪费?既强身健体,又节能环保,何乐而不为呢?无非就是寒酸点,辛苦点,劳累点,你看川流不息的大街小巷,人们行色匆匆的为生计奔走,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闲心对他人的出行方式说长道短、品头论足?车子跟房子无法比拟的另一个原因是房子不怕用,用个十年八年的即使不升值至少也能保个本儿,一般不可能贬值,更不存在报废一说。车子就不行了,越用越得添钱,越用越不值钱,样式过时、功能落伍、零件磨损,效率下降,到最后就只剩下一堆废铁了。
如果实在碍于面子,那就天天打车,也比养车划算。就拿我所在的这个小城吧,五块钱的出租车满城随便跑,指哪打哪,随叫随到,又经济又实惠。天天打车上下班,一年还不到三千块钱,问问养车族,哪个不得扔进去万八千的?这还得平平安安别出什么事故,要是有个大嘛小事,那钱可就没法算了。当然我们的出行并不仅仅局限为上下班那么简单,逛街购物、探亲访友、休闲娱乐、旅游度假,有车当然方便,抬腿就走。没车族也未必就麻烦呀?为非就是一个钱字嘛!统统打车出去,又能怎样?跟养车比起来,花多少租车钱都便宜!
如此自嘲一番,顿时豁然开朗起来:满大街的出租车,不都是属于我的吗?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专职司机,全程服务,这可不是一般有车族都能享受的级别和待遇呀——
于是打定主意:坚决不买车!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受欺侮与遭嫉妒
下一篇: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谈起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