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惜课堂,积累力量
大学逃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与任课老师授课方式与水平有关,有的是与系部及学校管理有关,有的是与学生个人态度与素质有关。从现实来看,大凡采用案例讨论、游戏参与、故事短片教学等方式讲课的,旷课的人少,采用纯照本宣科的人多;上得好的老师请假的少,上得比较“菜”的逃课的比较多。大凡学校与课堂管理较严格的逃的人少,管得松的逃的人多。学习态度端正、思想积极上进、素质好的较少逃课,那些学习观念不正确、思想多消极、素质差的逃得多。还有,低年级逃得较少,高年级逃得多。
大学逃课是可以分档次的,高级的逃课当然是心逃人不逃,珍惜课堂时间去学习自己规划好或者梦寐以求的东西。低级的逃课当然是那种逃课去睡懒觉或者外出鬼混胡来。中级逃课就是找借口请假去干别的事儿,如推销、约会等。这样既难学好专业,又会浪费自己的青春,还会容易得罪有关老师,也会招致同班同学的反感。或者说,既会荒废自己的责任田,又难以耕好自己的自留地。
然而,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却愈来愈高,凡进必考对大学生读书要求也越来越多。从素质与能力角度来看,需要具备良好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等。从知识面来看,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管理学、经济学等。从年龄角度来看,越年轻越好。那么,大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多的技能,怎样才能为自己的将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呢?毫无疑问,认真对待课堂学习是大学生早日或者更好地成才的重要保障和措施。毕竟,大学专业是靠课程来构建的,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通过听课和讲座来度过的。如果随随便便地对待,那么当然会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及“手中无粮,心里发慌”现象。目前我国,每个本科专业大概每个学期开设五门以上必修及选修等课程,四年大约共开设四十余门课程。按此计算,如果每门课程都认认真真地对待和学好,那么其专业功底还是会相当扎实的。还有,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在知识更新又十分快速的时代,我们大学生既不能一业不专,又不能只专一业。这既需要我们大学生课内学好本专业,又需要课外拓宽专业学习。
对于如何学好专业课程,从众多优秀的大学生的经验教训来看,就是“珍惜课堂,积累力量。具体地说来就是:如果授课老师讲得精彩,我们当然会学得津津有味,但这种老师不多。倘若老师讲得不太好,那么我们也没有必要非逃课不可,可以选择“心逃人不逃”“高级逃课”方式对待。如上课时,起初认真阅读自学该门课程教材,然后可以借阅相关版本或者书籍,这样既可以打发无聊的上课时光,又可以学好该门课程及其专业。一个学期一门课程上课时间按翻阅三本相关书籍的数量计算,一个专业四年的上课时间也最少可以自学阅读一百二十本书以上。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又可以轻松学好专业。倘若不太喜欢现有的专业,那么课堂尽力按此方法学习专业,课外则完全可以再去选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再花大量的时间去攻读。
现在社会,我们有时需要做好应该做的事儿之后才能更好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学学习也是如此,许多专业课程是我们课堂内应该去学的,对于那些我们想要学的,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外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然而,我们不少大学生认为,任课老师照本宣科学不到什么东西,逃几节课也是无关紧要和无所谓的。但是,这样一旦养成习惯,那么很容易虚度年华和荒废青春。还要知道,许多方面的成功都是依靠累积,专业功底扎实也就是靠课堂学习积累而成的。在大学,成不成才关键靠自己;学习也主要是靠自己培养自主性学习精神和方法;能不能学到东西,也主要看自己如何对待和处理课堂与课外时间的问题。为了明天的美好,为了未来的成功,还是“珍惜课堂,积累力量”较好。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