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三爹
96岁仙逝,乡下人称喜丧。吊唁现场果然没什么悲伤气氛,村人大多围坐在灵堂的屋里屋外,抽烟、闲聊。始料未及的是,因了一位吊唁者的疏忽,引发了众人对逝者的追思,让现场所有人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更使人们对逝者油然而生敬意。
三表叔是10月22日凌晨逝世的。
那天一大早,听到消息的年轻村主任龚平即吩咐会计小潘去街上买个特大花圈,并说,村里90岁以上老人去世,花圈要特大号的。8点多钟,村主任和会计抬着花圈前往吊唁,正里外忙着打杂的逝者的二女婿,在摆放花圈时突然惊呼一声:“哎呀,这上面写错了啊!”人们立刻过来,一看,花圈的挽带上写着:“牛老太爷——千古”。二女婿即对众人说:“我家外公姓陈,怎么写成‘牛’了呢?”村主任和会计小潘顿时面面相觑,心生纳闷:我们从小到大不都是叫“牛三爹”么,怎么会姓陈呢?。这时,坐在一旁算是“主事顾问”的黄大哥走了过来,他解围道:“你说三爹姓陈,没错;但说他姓‘牛’也没错啊。这‘牛三爹’被人喊了大半辈子了嘛!夹河村的年轻人能有几个晓得他姓陈的?就是50岁左右的,恐怕知道的人也不多!”
这黄大哥,也80出头的人了,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物。他招呼大家坐下,对众人讲起了“牛三爹”的来历:原来,这三爹的“牛”姓还是其夫人陈三奶“赐”给的呢。
1954年,村里成立初级社,要推选一名耕牛饲养员,条件堪比“征兵”,社会关系要绝对清白不说,人品也得让社员们信得过才行,于是,时年40岁的三表叔成了不二人选。当了饲养员,三表叔觉得很光荣,这可是大伙对自己的信任啊!再说了,这牛是社里的,也有自己一份呢!于是乎,他把整个心思都放到社里的那几头耕牛身上去了,竟把家里的事一掼大撒手,全撂给三婶子一人操持。这一来,可把三婶子忙得团团转。除社里的农活外,这家里的事也是满多的:孩子小需照应,园头园脑得收拾,煮呀、刷呀,洗呀、淘呀……三婶子忙急了,就爱唠叨,见三表叔回来吃顿饭都匆匆忙忙的,免不了要挖苦两句:“哎哟,当个‘牛头’就像做了官似的,甩起大袖子摆上谱了,瞧着倒地的油瓶都懒得扶了;今后啊,你就跟牛一起过算了,省得这个家跟在后头拖腿……”有一回,队长来找三表叔,进门问三婶:“陈三爷在家吗?”可能三婶又正忙得着急的时候,没好气地说:“你那陈三爷早没啦,要找牛三爷,你到牛屋找去……”从此,“牛三爷”就此被叫开了,再后来,小辈们就顺着叫“牛三爹”……
牛三爹对牛的爱护那真是没得说的,说他爱牛如子都不为过。接着黄大哥的话头,和三爹做过搭档、也曾养过几年牛的荀二爹说:“老三哥最记恨那些在用牛时使棍着鞭子的人,每次用牛的人把牛送回时,他都要仔细地查看,只要发现一点伤痕,就会严厉地责备用牛人,并告诫他们今后不许这样虐待牛。”荀二爹接着还说起了“二懒虫”被骂的故事,说是有一天早上,耕了大半夜田的大花犍被送回牛屋,牛三爹添上草料,就去担水来给牛饮,可再回到牛屋一看,大花犍又被谁给牵走了,急得他满庄子找。结果,找到西河滩上,发现牛正被“二懒虫”牵着踩和烂泥呢(用以脱土坯砌房子用)。牛三爹当即指着“二懒虫”大骂:“你小子也不睁眼看看,这牛肚子瘪瘪的,耕了一宿的地,连草还没吃,让你饿着肚子干活你肯吗?”二懒虫怪起三爹拿他与牛做比较,牛三爹斜了他一眼:“在我眼里,你还不如这牛呢!”说着,一把夺过缰绳把大花犍给牵走了。
三爹的老侄儿又讲了一件事。一年春天,还冷得下雪的时候,队里的一头母牛要产仔。半夜时分,小牛落了地,由于咋到这冰冷的世界,小牛全身打着颤,看得三爹心疼得慌,就急忙抱起小牛放进自己的被窝……第二天,他把那脏兮兮的被子抱回家让三奶给洗,险些把三奶的胃呕得翻过来……
听着听着,我也想起件事来,便乘机说给大伙听听。那是1969年国庆节前的一个晚上,我从代课的学校放学回家,一进门就看见老队长在等我。老队长要我帮牛三爹写份先进事迹材料,上报县“积代会”用,重点写写牛三爹跳下冰窟救小牛的事,具体经过让我再找牛三爹唠唠,提高提高,写好点。后来,我找了三表叔,他竟然像犯了错误似地求着我说:“大侄子,你可千万不要写,这哪是光彩的事?小牛没被冻死,我就谢天谢地了;小牛要是被淹死了,那不是我的罪过吗?是我没照应好啊……”最终,材料还是按队长的要求写出来了,三表叔也因此获得了什么“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只是,他愣是坚持没去县里参加表彰大会,是队长替他带回的奖品——搪瓷脸盆和奖状。而他拿到奖品后连家都没进,直接就送回了大队部……
牛三爹的治丧现场人越聚越多,话越扯越长,乡亲们追忆着三爹的件件往事,听者无不赞叹,年轻的村主任被感动了,起身拉住黄大哥的手,激动地说:“老黄爹,我今天第一次知道三爹姓陈不姓牛,更是第一次听到陈三爹这么多的故事。陈三爹太伟大了!我这就去把花圈挽带给重换下!”一听村主任这么说,黄大哥连忙阻拦道:“不要换,不要换!活着时大伙都叫他牛三爹,死了还让他当牛三爹吧。他伟大不伟大我不懂,可他真是了不起啊!从初级社开始给队里养牛,一直到包产到户,近30年时间,他的搭档换了一个又一个,就他死活以牛为伴,一直坚持到底。为了集体,有谁像他那样勤勤恳恳?又有谁像他那样一心无挂二?”说着说着,黄大哥老泪纵横……
受黄大哥的感染,在场人纷纷低头抹起泪来。一位耿直、纯朴、善良的老农形象,仿佛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屹立在人们面前。我肃然起敬,这个被人们叫了大半辈子“牛”三爹的三表叔不正像他所深爱的老黄牛一样,为人类、为社会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时代进步了,农村富裕了,“牛耕人作”早已被农业机械化所替代,但以“牛三爹”为代表的那一代老农民的精神和品格,所体现的那种农耕文化,更是一种民族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的
看到人们自发地依次走进牛三爹的灵堂,我也和大家一起走了进去,对着他老人家的遗体再一次深深地鞠下躬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