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老区女文化馆长的追求
在革命老区武乡县文化馆采访期间,县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文化馆馆长张爱萍同志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故事,时时感动着我们。是啊!一个年届不惑的女同志,仅仅凭着一股顽强的毅力和韧劲,身无分文竟盖起了多功能文化
在革命老区武乡县文化馆采访期间,县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文化馆馆长张爱萍同志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故事,时时感动着我们。是啊!一个年届不惑的女同志,仅仅凭着一股顽强的毅力和韧劲,身无分文竟盖起了多功能文化活动楼,并长年坚持深入基层宣传“三个代表”,且将全县的文化事业搞的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成绩是怎样取得的?呕心沥血盖大楼
武乡县文化馆是全国最早建馆的文化馆之一,在武乡的文化发展史上曾经扮演过辉煌的角色。当历史的眼光定格到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新旧体制的变革,文化馆严重落伍了,一栋土木结构的两层办公楼历经50多年风雨,根基分化、房屋下沉、檩条断裂,市地震局已下达了危房通知书。破旧的办公楼里住满了包工队,没有一间房子属于文化馆。更形象的是,文化馆的楼厅里有四根红油漆的大柱子,每到县城集会时,进城赶集的村民便会把牲口拴在柱子上,任凭其屙屎拉尿。偶有馆里的职工路过便说:“咳,老乡,这是个办公地方,你咋能往这儿拴牲口”。“这还是个办公地方?俺家的房子也比这强一百倍”。村民的话让文化馆的职工听了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1999年年末,曾为武乡的文化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化馆老馆长刘向金突发心脏病死亡后,馆长一职一时间竟成了武乡县一块烫手的山竽,无人敢接。值此危难之际,2000年1月,县委主要领导一致推选,让张爱萍出任县文化馆馆长。张爱萍,曾在农村插队劳动,当过工人,干过县图书馆管理员、会计、副馆长。上任伊始,面对她的是破旧的办公楼,涣散的职工和账上2000元外欠加2万贷款的现状,痛定思痛后,张爱萍一改以往“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上太原、下长治、求朋靠友办公事,终于筹措了部分经费,对办公楼进行了局部维修,重新建立了创作室、辅导室、排练厅等设施。张爱萍深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文化市场也不例外,文化产业靠维持现状只能是苟延残喘。为此,张爱萍决定在任期间内给文化馆盖一栋办公大楼。盖大楼,谈何容易!资金从哪里来?但张爱萍不灰心,不气馁,从2001年后半年起,她在武乡籍老干部的帮助下,多次向省、市、县有关部门写申请、打报告。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张爱萍几乎每周都穿梭于太原—长治—武乡之间,她睡最廉价的5元钱旅馆、吃最便宜的方便面泡菜、住最省钱的火车硬座。常常是人家还没上班,她却早就先在人家单位门口上了班;人家早就下班回了家,她仍旧在人家单位门口徘徊。终于,申请有了回音,报告有了批复,省计委、省财政厅、长治市政府纷纷给予资金支持,武乡县直相关部门为大楼的开工建设全部大开绿灯。一栋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投资220万元的多功能文化活动大楼在老区大地上拔地而起,预计今年9月底即可峻工。该大楼的投入使用,将结束武乡县无正规性文化活动场所的历史。
文艺轻骑进山村
武乡县是边远山区,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张爱萍上任后,迅速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将原来一盘散沙的职工重新聚集回来,结合2000年市县创造环境年的实际,组织了一支由20多人组成的创环境文艺宣传队(后改为两支文艺轻骑兵),用武乡秧歌、潞安鼓书、武乡三弦等先后编排出《江总书记到俺家》、《创环境奔小康》、《众志成城送瘟神》等60多个文艺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到了山庄窝铺,所到之处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在丰州镇王白烟村演出时,正轻歌曼舞之际,天空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不仅烧坏了乐队的电子琴,连演出也不得不终止。老百姓都说:“这下可演不成了,咱又不给人家出钱”。出乎群众的意料,雨稍一停,张爱萍便派人回县城拿来一架新电子琴,让队员接着演出。王白烟村的演出一结束,张爱萍又和她的队员马不停蹄赶到了曹村演出。等演出结束回到县城后,已是次日凌晨二点多了。
三年来,张爱萍和她的文艺轻骑队共深入基层为群众义务演出240多场,协助组织广场消夏文艺晚会80多场,有力地宣传了“三个代表”,推动了农村“三个代表”的学习贯彻活动一步向纵深发展。今年“非典”过后,张爱萍又着手组建了新秧歌健身辅导站,目前报名参予人数已多达400人。
文化园里花锦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0年6月,武乡县文化馆在山西省剪纸艺术大赛中获组织奖;2001年8月,在山西省“电信杯”书画大赛中,书法作品荣获优秀奖;2001年12月,在全国第一届“群星奖”评奖山西选拔赛中,琴书《护城河畔》获二等奖;2002年,武乡县文化馆被市妇联命名为“巾帼文明示范岗”……三年来,武乡县文化馆多次举办了绘画、根雕艺术、剪纸、工艺品、书法、小戏剧、妇女手工艺品、琴书、机械灯展,获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为使武乡的文艺事业后继有人,2000年,张爱萍参与创办了武乡县艺术学校。为进一步拓展文化部门的生存道路,适应即将到来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2002年10月,张爱萍让专业人员设计出样式,组织墨镫乡、洪水镇500多名妇女制作“老区工艺绣花鞋”,并在长治市第二届妇女手工艺品展中荣获二等奖……张爱萍本人多次获得“先进文化工作者”、“先进个人”、“县劳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01年,张爱萍当选为长治市党代表;2002年,被提拔为县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兼文化馆馆长;2003年,当选为武乡县人大代表。
在采访中,当我们问及张爱萍的人生追求时,她告诉我们:“不管干啥工作都要认真负责,诚心诚意,要干就干出个样子,这才不白活一回。”
是的,“不白活一回,风飞彩云追;不白活一回,大鹏腾空往高飞。”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他们的名字
下一篇:快乐女人,你是时代的宠儿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