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吟凤县
凤县是我的第二故乡,她近年来“滚新创之春雷,策开拓之骏马”的精神,让我心中时时涌动一种激情,想把凤县的灵山秀水、凤县鬼斧神功的建造、凤县的经济腾飞的健翅、凤县人的铮铮硬骨介绍给世人,让她的美丽点亮华炎
凤县是我的第二故乡,她近年来“滚新创之春雷,策开拓之骏马”的精神,让我心中时时涌动一种激情,想把凤县的灵山秀水、凤县鬼斧神功的建造、凤县的经济腾飞的健翅、凤县人的铮铮硬骨介绍给世人,让她的美丽点亮华炎黄子子孙孙的心灯,激活所有消沉者的梦想。据史载:周兴,喝、凤鸣于岐,翱翔至南而集,故以西岐曰凤翔府,南岐曰凤州。凤县名始于此。这座小城地处祖国南北界碑之地,东接关中,南通巴蜀,西连甘肃。在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她蕴含了华夏文明。她躯体里流淌着华夏始祖炎帝的血液,骨胳沿走着诗人李白那:“蜀道难,难天上青天”的一呼三叹!。有诗曰:“为啥鸡一叫/太阳就会出来?/知道!是宝鸡/将摔碎的光粒/一颗颗啄进肚里/然后引颈高歌/一声长啼/把一个完好的太阳吐上天宇。”宝鸡就是凤凰的化身,而凤县是凤凰的栖息地。
凤县商末属岐(陕西岐山县)封地,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便是今天凤县最早的起源。千年的胜迹,必有千年的吟咏。每每站在丰禾山顶,俯瞰楼房栉比,参差有序的小城,脑海里油然浮起清人郭建本的《南起霁雪》:“山色入群玉,南岐郭外横。松排无际密,雪霁岭头明”。南岐既为距县城仅有10余公里的南岐山,正是她的挺拔秀丽,四季长青,才激起文人墨客的锦秀诗章。也正是她的逶迤与浩瀚,才诱来《封神榜》剧组来此拍摄,让凤县的俊男走入镜头圆了一回将士梦,让凤县的俏妹当了影视星。
一本《凤县县志》拿来随便翻翻。南宋汪元量那句“跃马紫金河畔路,万枝杨柳撒金丝”的诗句,歌吟的是凤县柳树的袅娜多姿。行在嘉凌江边,春夏垂丝如帘,叶底丽鸟歌鸣,不是诗人也能吟出葱绿的诗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颂唱的是刘邦兵出故道,打败项羽创造我国历史上由西北夺取天下的唯一点战例。如今的古栈道遗址,依然能感到它的绝险。那烽火戏诸侯、五丁开道、萧何月下追韩信、六出祁山的历史镜头依然在眼前回放。陆游笔下“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大散关头北望秦,自期谈笑扫胡尘。”是的凤县人千百年来激昂的爱国情怀彰显。杜鹏程《夜走灵关峡》,描写的是凤县人战天斗地的风骨。更有百年前的无名氏:“一响潭坝/崖对崖/山里女人穿草鞋/出门一声山歌子/进门一背过水柴”山歌,把凤县人乐观豁达的性格描绘的淋漓尽致。每每唱之,我都会情不自禁的为无名氏鼓掌。
夜晚,站在嘉陵江桥头,看着波光粼粼的江心,那一河的灯火,那群山闪烁的太阳能星星灯,楼壁上那一束束溢彩流红的LED灯管,穿梭的一辆辆香车,以及游人脸上掩饰不住的喜色,你不能不被这景色所陶醉。嘉陵江建闸蓄水,节能灯点亮的七彩,几乎一夜之间,让小城江南水韵,霓虹灯舞传遍巴蜀大地,响彻陕西各地。特别是凤县实施的“三告别”、“三集中”惠民利民工程,将全县所有残疾、痴呆病人、老弱者实行集中生活管护、集中康复治疗,让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告别窑洞、告别茅草房、告别单家独户,不正是炎帝精神人传承,古老的诗韵传接。我歌她吟她,想让汉字的美丽将她载向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