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长河,童年
一童年是人最初的美,他脱俗,没有喧嚣的世俗困扰,他们自由,真正接近自然,感受生命,如果说人真正为自己活的也就是童年的那点时间而已。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我没有现在孩子的那么多多的学习,没有现在孩子那么多的
一童年是人最初的美,他脱俗,没有喧嚣的世俗困扰,他们自由,真正接近自然,感受生命,如果说人真正为自己活的也就是童年的那点时间而已。
我的童年是快乐的,我没有现在孩子的那么多多的学习,没有现在孩子那么多的义务,我不会在钢琴与舞蹈中来来回回。也许是环境的不够,我童年的小天地也只是画画,我喜欢画画,那让我把所见到的东西,透过另一种方式去传达出来。
我唯一知道感受的音符也无非是自然赋予我的,夜的呜鸣,虫的嗷。莫扎特的世界与我的世界是两个不同的路,莫扎特给了世界音乐,却无法给自己音乐,他沉沁在音乐的世界里,却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受音乐的生命之源,有生命的音乐在大自然中,而不在音节间。
他是天才抹杀了他童年的纯真美好。我的愚笨给了我纯真的童年。
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愿意在泥水中过着洒脱的童年,如果可以我还是愿意在曲水流觞中过着惬意的童年。
我可怜城市里的孩子,他们少了太多的乐趣,他们可怜我少了那么多物质生活。我也只能说是彼薄此厚,彼此彼此。
我童年的有大段时间是在外婆在过的,我外婆的家在高山的脚下,有点像愚公所居的村庄,只是比王屋太行要少了点,我外婆的先人当然没有愚公的志向要把王屋太行移走,这便给了我们的乐趣。
我记得我3岁的时候就跟外婆去摘茶叶,绿油油的一片,清新的空气,一闻满鼻扑香,外婆一边摘一边与那些外婆们说着话,他们的年纪不是很大也许是外婆的辈分低了,所以我的外婆也就多了,遇上一个稍微年长的妇女,我就叫外婆。有时一声叫去,四面响应,然后就是大家嘿嘿大笑,那是多么和谐与温馨,过了这么多年我依然无法忘怀。
那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我想梵高,毕加索也不一定画的出来,他的万分之一是的美。
爽朗的笑声久久的回荡在山谷里。
我经常坐的那块石头青褐色的像一个沉沉睡着的青年,而我就像那个放年郎。累了就躺在它的身上睡觉,然后等待外婆把我叫醒回家。
在外婆的背上我到了我无法解析的问题我问外婆,“外婆,房子为什么变少了,我们的房子也变少了”“那是因为我们站的高了”
二
我的童年没有安徒生的童话,我想我却是鬼神中长大的。
我很小也就知道有鬼这个东西存在,现在我随着知识的增多,仍然无法解释鬼的存在有否。我想应该有吧!只是他们生活在另个世界。
鬼是中国根深蒂固的一种东西,小时候是非常怕他的,为什么我又说不出来,也许正确的说是怕死,可那时候死亡是什么我都还没有搞清楚,又怎么弄明白怕死呢!
也许是那个时候的我很调皮大人们为了吓呼我而篇创出来的吧!到回来我接触了很多的朋友后才知道基本上每个人都听过鬼故事,那就不是大人吓呼我篇出来的了,那么是他确实存在,可是我依然没有亲眼所见,我宁相信也不要遇见,因为传说他是那么的可怕,青面獠牙,张着血淋淋的嘴,我胆子天生就少,从来就不敢自己睡觉,直到懂事。难道因为我是o型血的关系,书上说o型的人胆子天生就少,这也就给了我胆少的借口了,多多少少有了点自我安慰了。
恶作剧对于人的生活总是不可缺少的,在很长的时间里那些年长的就喜欢用鬼来吓我们这些年少的,而往往我便是他们吓乎的对象,因为我够胆少,胆子小不是错,错就错在长大了还胆小,我就是属于前者,我随着年龄的变动,我的胆子也渐渐的大起来,心也硬得无坚不摧,硬的如磐石。我想小时候害怕有可能是心灵懦弱的关系,孩子的天真也在那份懦弱中吧!如果一个孩子他的勇气达到了对任何东西都无所畏惧了,那就少了那份天真可爱。
我第一次面对死亡,那应该是我在三岁的时候,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死亡是非常陌生的,那就是一个未知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开发,到现在的谈死色变,我记得好像谁说过,你不怕死,你怕什么鬼呢!对!我之所以怕鬼其根本原因是怕死,那就证明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对那个未知恐怖的死亡,有所畏惧了,虽然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死亡。
现在我已经开始看恐怖片了,因为我知道那些东西是虚假的,可是在内心里依然对鬼这个东西畏惧,害怕,无论你有多大,多么勇敢。在小时候我们受鬼的侵害太大了,已经成了根深蒂固的东西潜伏在我们的血液里,长大了我们依然会觉得这个东西隐隐约约的存在,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
鬼是什么?就是人死了,上升为鬼或者升华为鬼,鬼可以这样说,是人类对死亡的一种探索,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了的人会在哪里,他们去了美丽呢!史铁生有一篇关于死亡的散文,哪里他写出了关于死亡的去往,在那个死国度里,人们在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里,没有****,没有痛苦,一切都那么遂心如意,可是当时间久了,他们发现没有****的世界,变得多么无聊。
原来人生的快乐就在喜怒哀乐为基础上建立的,如果我们真的少了这些元素,生活就是一张白纸或黑纸,单调的所有人想哭。
话题好像扯远了,但是我却是一发不可收拾了,我还想继续下去,我对鬼文化有过些研究,当我们不把鬼当成一个恐怖,可怕,张着血盆大口的怪物,我们用客观的视角去看他,然道我们没有发现,鬼是古人很早就对死的研究,探索吗?也许说的客观一点对死亡后的想象,我不确定是想象还是切实存在,就像金字塔的咒语是切实存在还是假的一样,反正我是没有见过所以在这里我说的是想象,为什么一个小孩会害怕鬼(死亡)难道是我们的细胞里存在着对死亡的潜意识。我感觉应该不是,我想小孩子怕鬼只是对未知的一种恐怖。
三(童年的前奏)
童年我有一部份是在外婆家过的,那时候外公向在,对于外公我的记忆我已经开始模糊了,只还记得点凌角。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外公带我去摘庖吃,带着我和小飞满山遍野的跑,水清澈,丛林翠绿,吹着秋风,凉爽的身轻气爽,飘飘欲仙。在树木的清香中演奏着花的芬芳。
我陶醉的是森林的陶醉,我释放的惊奇是它给与的。我的第一堂自然科学课,他带给我的不止是风景的清馨还有无穷对未来的探索追求。
现在外公已经做古多年,当年我上的那堂自然科学课也只剩下零星般散乱的回忆。
回忆起往事感觉好像不是在说自己而是在说别人的事情,当我想用文字写出来的时候更加一样。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