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野童趣

村野童趣

七醢散文2025-07-31 12:04:23
昨夜,寒冷异常。无事便早早地躺到床上去了,打开电视机,好像所有的电视台都已达成共识,基本上演着同一类的节目。无聊之际,顺手拿起放在床头的《千家诗》读读。当翻到宋代雷震先生的《村晚》时,顿觉心头一亮,一
昨夜,寒冷异常。无事便早早地躺到床上去了,打开电视机,好像所有的电视台都已达成共识,基本上演着同一类的节目。无聊之际,顺手拿起放在床头的《千家诗》读读。当翻到宋代雷震先生的《村晚》时,顿觉心头一亮,一股家乡的面貌和儿时的嬉戏情景渐渐地占据了我的全部思绪。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正是夕阳西下时分,在那个距今千百年前的小山村里,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正要落山的太阳,远远看去像是被山口咬住的红红火球一样,倒影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在山里放了一天牛的农家孩子也要回家了。但是他不是赶着牛,而是骑着牛。非常调皮地横在牛背,手里拿着一根竹笛,悠闲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短短的四句诗,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幅优美的乡村牧归图。村野之美、村野之乐、村野之趣尽显其中。千年前的乡村和现在的乡村却是那么相似,儿时的乐趣同样天真烂漫,淳朴无邪。哼着儿时不成曲调的歌谣,带着山村厚重的苍凉行遍天涯路,最美丽的地方依然是生我养我的那个小山村。
青山隐隐,烟水氤氲。闭上眼睛,我仿佛又看见了家乡小溪边那片杂木林下的小道;蒙蒙细雨中,牛背上那个调皮的牧童吹奏竹笛的优雅情调,无不如诗、如画、如歌、入梦……
风在林梢叹息,云在碧空飘逸,牛儿悠然自得地啃食着鲜嫩地青草。远处的青石上,那个半挽着裤管的孩子正坐在上面摇头晃脑地吹着笛子,悠悠的笛声,掠过青草带来的泥土的芳香,已在千古泉水的山谷间回旋。鸟儿在树林歌唱,斜阳依然孤独,那优美的笛声,融化在那泼墨残痕的归途中。
暮霭笼罩了缠绵,霞光懒散地投入杨树丛的枝杈间,归鸟啾啾切切,不断地提醒牧童该回家了。
牧童高扬着牛鞭,鞭声清脆嘹亮,在半空中回响。他那清纯的眸色沾满落日的余晖,没有半点迟归的焦虑和不安。微风轻轻地吹拂发梢的尘埃,重复着那亘古不变的情怀。
回望故乡路,碧草青青。鸟儿伴着笛音,穿梭云层,淙淙溪流,冲不走儿时的乐趣,只是那抹夕阳,却已渐渐消失了。
牛背上的牧童,感受无尽的乐趣,成长的烦恼,粉碎了树影下菊色的梦。
人生如歌,知音何在?人生如戏,喜从何来?如果有来生,我情愿做一个无忧无虑的牧童,永远不要长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