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过上“低碳生活”

我家过上“低碳生活”

大减价散文2025-08-17 22:44:42
看了大片《2012》,我和很多人一样,不仅对特技效果大呼过瘾,而且引发了对地球环境的反思。想想平时自己家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不禁汗颜,就想和妻子、儿子制定“低碳生活计划”,并坚决执行之。有一天晚上,我
看了大片《2012》,我和很多人一样,不仅对特技效果大呼过瘾,而且引发了对地球环境的反思。想想平时自己家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不禁汗颜,就想和妻子、儿子制定“低碳生活计划”,并坚决执行之。
有一天晚上,我一家三口漫步散步庐陵文化广场,我一边走一边问妻子:“你听说过‘低碳生活’吗?”
“听说过呀!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研究的问题有关吧?”“对!低碳生活,就是要抵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节能减排,对生活、工作、消费环境等,要有意识地推行低碳标准。简单地说,就是要节能减排。就拿我们家打个比方。水,要节约循环利用;出行,可采用绿色环保的骑自行车或步行方式;电视看后,及时拔插座等等。按照低碳生活的标准过日子,好吗?”我笑着对妻子说。
儿子听了若有所思,顿时感悟道:“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粮食减产。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呼吁全体村民,为了我们惟一的地球,为了子孙后代,倡导农民过上低碳生活,还人类一片蓝天、绿水。”
听着儿子的观点,我俩觉得有道理,为宣传和推行低碳生活,我们商量从衣食用行方面,从我做起,以便博得大家的认同和支持。
在穿着方面,以前每年每人都要购买一套新衣服,今年决定取消购买计划。因为前些年买的几套衣服完全可以穿,更何况有的衣服只穿过一两水,虽然不够时尚,但穿着挺合身的,的确没有必要抛弃。这都是我们的用血汗钱买来的。
在饮食方面,结婚至今,我们一家很少在外用餐。偶尔上馆子,也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碗筷、杯子等。妻子主内,上街买菜或购物,自备竹蓝或布袋,拒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她每天弄好家常饭,悉心调制菜单,以素菜为主、以养生为主。在我家的食谱上,基本上没有高热量的肉食,食用也是以五谷杂粮为主,伴以水果配之。如此缺少荤腥,让我们与“三高”无缘相伴。以前每天没有猪肉不吃饭的儿子,现在也同意每周末吃一餐荤腥解馋。其实多吃素菜不仅营养,而且长寿。我那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就是一个素食主义者。
省吃俭用是传统美德。为了节约,我家的空调安装了多年,基本不用,农家出身的我舍不得多用电,开了空调又睡不着觉。大热天,我们就在阳台上乘凉、睡觉,打开窗户,南北对流,空气好,入眠快;天冷了,就去广场锻炼,晚上多加一床棉被,睡前开几分钟电热毯。这样一举两得,与心身有益,何乐而不为?电冰箱也少用。热天想吃冷饮,出门就有,现买现吃;冷天自然不用冰箱;平时,我家当天的饭菜汤当天清,吃新鲜;即使来了客人,也不多剩饭菜。洗衣服全用手搓,既洗得干净,又锻炼了身体。现在,我家洗菜,用淘米水先洗一次,再清一次即可;卫生间抽水马桶的用水,是用洗脸水、洗衣水的循环供给;餐厅、客厅的大功率灯具,也换成了节能灯。
至于每天的出行主要是座“11号车”。上班基本靠走,是对我家出行方式的最好诠释。我夫妻俩上班离家不远,有时走着去,有时骑自行车,一则锻炼身体,二则节省能源,三则促进家庭收入。儿子远在农村工作,原来打算购买一辆QQ小车,现在他主动放弃,每周回家一次,挤公交车。这样既能跟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拉近距离,又能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还能扎根农村,在“小村官”的岗位上有所作为。
也许有人说过“低碳生活”,扣门、没趣!不时尚,而我觉得充实、自然,生活还是低调一点好。我家过上“低碳生活”。家庭,越来越幸福;日子,越过越舒坦。正所谓,低碳生活受益大,健康和谐人素雅,资源惠及子孙辈,笑对人生乐开花。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