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请让我守护在你身边
2008年3月15日,我坐着飞机从内地赶回西藏,我对自己说:“西藏,请让我守护在你身边。”一直以来,对于西藏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源于父辈,纠结于自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总是对我讲他在西藏当兵的经
2008年3月15日,我坐着飞机从内地赶回西藏,我对自己说:“西藏,请让我守护在你身边。”一直以来,对于西藏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源于父辈,纠结于自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总是对我讲他在西藏当兵的经历。父亲说,那时候他才十七八岁,凭着年轻人的激情与信念,他选择了从军这条道路。他们从四川出发,坐汽车途经甘肃、青海,一路上走走停停,历时一个月才来到拉萨。最后,父亲被分配驻扎于樟木口岸。虽然,父亲只在西藏当了两年兵,但这两年的经历却让他感怀一生。父亲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后藏人民的深情厚谊。他说,那时他们这些来自内地(大部分是四川)的毛头孩子,多亏了藏族老百姓的照顾,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由于当时生活条件差,大家体质比较弱,加上长途跋涉,他们入藏时好多人都有反应,父亲不足一百斤的小体格在高寒缺氧下也终于垮了下来。父亲说,是一碗热乎乎的酥油茶把大家从死神的魔爪中救出来的。那碗酥油茶让处于昏迷状态的父亲从虚弱中清醒过来,胃部的不适让他剧烈地呕吐起来。不过,自那以后,父亲便战胜了高原反应。他说因为那碗酥油茶让他彻底地清除了体内残留的物质,只有暖暖的茶香回荡,所以他不会被西藏排除在外了……
听这话时,我笑了出来,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亲竟然会说出这样有哲理的话。后来,当我自己真正来到西藏,我才发现父亲说的是对的,西藏这片圣洁的土地不容玷污,它会洗涤掉你身上所有的私心杂念,只有清清白白的人才有资格站在西藏这块圣土上。
父亲在西藏的这两年,他感到很充实。父亲参军前,只有高小文化,但复员后认识了很多字,还能说几句简单的藏语。他说,和西藏人民在一起,他学会了很多,不光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他们为当地百姓修路时,只要看到藏民们纯朴的笑,心里就会很踏实,干活就更起劲。因为,在短暂的时间里,他们和当地百姓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能为自己的朋友做些事,大家都感到很满足。父亲说,藏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友好的民族,你对他好,他就能把自己的一颗心给你。部队刚刚驻扎下来时,老百姓对部队不是很了解,经常怯怯地观察部队的一举一动。正是这样,父亲他们才更感动,对于不熟识的人,藏民们当初能慷慨解囊,拿出酥油茶挽救军人的生命,藏民的心地该是多么善良呀!后来,父亲他们发现,藏民们总是在部队开伙时偷偷地注视他们,眼里充满羡慕。父亲他们悄悄地把自己手中的白米饭塞给藏族百姓,然后咽咽口中的唾沫,回到营地远远地看着百姓格外珍惜地吃着米饭……
那时候部队有规定,部队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但也不能私自将部队的东西拿到外面。父亲他们一想到藏民们的朴实善良,想到那温热的酥油茶,眼角总会湿润。于是,他们冒着受处罚的危险,依然省吃俭用,把米饭、肥皂之类的悄悄省下来给百姓。而百姓呢,也经常把自己的奶渣、风干肉等给兵娃子品尝。父亲说,军民鱼水情就是在这样的往来接触中建立起来的,百姓救过我们的命,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们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对得起党,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手中的一碗饭。
后来,父亲他们复员时,当地百姓自发为他们送行……
父亲回到四川,可心却永远留在了西藏。他总是对我说,有机会一定要回西藏看看。现在,我实现了父亲的愿望,我仰望湛蓝的天空,再一次感受到了西藏的神圣与美丽。
一切都是缘分。是父亲的的夙愿这个因,成就了我眷恋西藏这个果。记得填高考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第一也是唯一志愿上填报了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与藏学双学位班。当得知这个专业将来会定向西藏后,父亲对我说,他为我感到自豪。是的,父亲,你应该为我自豪,一个能坚定自己梦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是让人羡慕的。我在大学期间一直努力着,因为我坚信,既然我选择把自己献给西藏,就一定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优秀的人。西藏需要的是能踏实工作、用心生活的人,它拒绝胆怯、拒绝虚假、拒绝浮躁……
还记得那年阴法唐将军来我院作报告,会后将军及其夫人拉着我们的手,情真意切地说:“你们就是西藏的明天,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好好努力,将我们的老西藏精神发扬光大。”我郑重地点下了头,这是我对老一辈献身西藏的英雄的承诺,更是我对西藏的承诺。从那一刻起,我坚定地把自己的未来和西藏紧紧系在一起,从此,我的心脏就与西藏的脉搏一起跳动……
大学毕业,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西藏,并且是来到了父亲魂牵梦萦的后藏日喀则。在毕业生分配动员大会上,地区领导向我们介绍了日喀则地区的概况,并鼓励我们到边远高海拔地区工作。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我递交了到岗巴工作的申请书。虽然很多人劝说我,那种高海拔地区不适合小女生,但我义无反顾,选择了这条不太平坦的路,就要咬着牙坚定地走下去。虽然有彷徨、有挫折,但我坚信,西藏母亲的怀抱会让我更加从容。
我打电话回家,把这一决定告诉了父亲。父亲还是像以前那样,理解地接受了我的想法。父亲还告诉我当年他们部队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父亲说,他们复员时,指导员告诉他们,他们私自把东西给老百姓的事,部队领导都知道。为什么没有追究他们的过错,是因为部队领导也很同情当时百姓的境况,碍于部队的规定,他们不能明着采取这种方式帮助群众,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指导员还说,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大家都力所能及为群众做着事,看到军民这么和谐的关系,大家都很开心。父亲告诉我这件事的目的,是要我无论何时都必须把群众的需要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事,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做群众的贴心人。
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我行为处事的原则。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让我尽快地适应了在岗巴的工作。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心存感激,才能感受人情的温暖,才能把这份温暖传递给他人。虽然我的力量很微弱,但只要力所能及地做些事,心里就会很踏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我目前唯一的目标。
身为宣传系统的工作人员,我感到很骄傲,一方面可以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另一方面又能把百姓的心声表达出来,这种桥梁作用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有价值。每一次下乡,我都珍惜这宝贵的机会,挖掘基层的素材,形成稿件上报有关媒体。我想让所有人都分享新农村建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李昌钰的求索之路
下一篇:赞“立朝敢言,秉公直谏”邑贤石金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