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之上论君子
很幸运能成为人类这个精灵,那么就要风风光光地走一遭,演绎真彩人生。然而,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的话,也许社会上的污言秽语,尔虞我诈,谄媚嫉妒,针锋敌对等等非君子之为会消尽无存的。正因为有了如此多的瑕疵与弊
很幸运能成为人类这个精灵,那么就要风风光光地走一遭,演绎真彩人生。然而,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的话,也许社会上的污言秽语,尔虞我诈,谄媚嫉妒,针锋敌对等等非君子之为会消尽无存的。正因为有了如此多的瑕疵与弊端,从而那些真正想平淡俗忙,与世无争的贤士也就卷入了旋涡,挣扎在奢侈愈糟的社会。俗务缠身,嫉语攻心,我却要拜访那湮远的古代,察古人所遭遇,汲古人之超然。
孔子心中的君子,“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对现代人来讲,委实甚难呀!但是最起码的“仁”应该可以做到吧!如今的社会安定了,国民生活殷实了。然而,在温饱之外却又要添几分憎恶的忧患:诈骗欺掠,偷盗不止,命案连发,叛亲背友,贪污囊税,危害国民,牵连国家……这些真是痛恶至极!让每一个稍有爱国的国民看到这些,都不会置若罔闻,见而未视的。
现实已经如此,我们只有等待那个踯躅在遥远年代的社会。那么过去的途中留有怎样的君子之行呢?走访在古代的盛世与沦衰,察读古人的遭遇与绮丽。不可不谈论诗坛文学之上仕途沉浮的诗人。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明散,无不凝聚古人的睿智,旷达,宁静,超脱……无不记载着古人的潦倒疾苦,悲观离愁,刚肠疾恶,艰难苦恨……
中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可算得真君子吧。“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虽然结果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流放异地,但是他仍以“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节操,忧愤的爱国情怀为中国文化注入一股阳刚之气。由先秦到达西汉,可数千古才情贾谊以及“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创作人司马迁了。贾谊主张改革政治,被小人谗言,引身逐放长沙,苟延生存。而司马迁则不一样了,他是正义直言激怒皇帝而遭入狱,引罪缠身。君子,并非只有小人的卑劣而显贤士之仁,只要自修其身,行为正义,有德有智。即使没有小人的逼衬,自成为君子当之无愧!到了魏晋南北朝,暂且不谈三曹父子,竹林七贤自然成蔚,七贤中文学成就最高的就数嵇康和阮籍了,两位挚友在同一政权逼迫下,却有截然不同的结局。阮籍醉辞司马昭,以智换得数载残存。而嵇康呢,却以坚定的口吻否决司马昭,与山巨源断友,送命于权威的陷阱。走至众人瞩目,流利万有,东方意境的唐朝,我停下了脚步,那璀璨不朽的盛唐文学灼灼生辉,让人难以靠近。不管是奸臣的众多,还是昏君的庸态,却怎么也消减不褪唐代文学的色彩,只因为那些光辉是君子良贤的凝血所闪呀!
绕过唐朝,直达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宋代文坛。“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白衣卿相柳永,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的范仲淹,亦诗亦哲,旷达超脱的苏东坡,醉翁亭中醉翁醉的欧阳修,山抹微云的秦观,一世豪杰的辛弃疾,僵卧孤村不自哀的陆游……衣纶飘扬,昂首挺胸,一一从发黄的尘页中走了出来。这些皆为文坛烁星,虽不属孔子之口的君子,但察其德其贤,其智其仁,其忠其诚,足已为君子矣。
站在唐宋的文坛高端,一览众朝文景,可真是“满堂花醉三千客”啊。古人的德行与世俗的豁达,酿就文学的璀璨,震古烁今,光照明月。而今,君子一词很少人提言,难不成君子威望过高,自我谦虚?还是真的不可及君子之名呢?
孔子口中的君子,寥若晨星,孔子言论中的小人却多如牛毛,遍洒神州,让人寸步难行,门户惧出啊!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