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苦并快乐着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是一个教师的真实写照。十三年的教师生涯,我感慨万千!“清苦”是教师物质生活的一个高度的概括,我相信,在座的诸位同仁也是深有同感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物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是一个教师的真实写照。十三年的教师生涯,我感慨万千!“清苦”是教师物质生活的一个高度的概括,我相信,在座的诸位同仁也是深有同感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物欲横流的今天,教师这一职业与其他诸多行业相比,“清苦”更甚。
因此,有一些教师耐不住清苦,下海了;有一些教师把教育当做是第二职业,潜心于第一职业,置教育于得过且过的位置。又不是教师认为,在改革开放成功之后,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我能从社会获取多的的经济利益,唯利是图,唯恐亏了自己,不甘平凡。说真的,我也曾几次动摇过。
但是,今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很多的感人事迹感动了我,特别是其中的一位老师——谭千秋老师,他那双永恒的手臂,又撑起了我心中的信念。那时,眼前闪现出了三十多年如一日,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陆永康老师,用双膝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有忍受别人误解、指责的刘念友老师,独自下井挖煤、修路,资助贫困生上学;还有为救学生,以身挡车,光荣牺牲的殷雪梅老师……是他们,让我浮躁的心平静下来,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取得丰硕成果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争当排头兵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追求的不应该只是索取,而应该是贡献,应该是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应该是用更大的耐心,更多的细心来培养学生。这个过程也许是苦的,但正是这种苦,才真正体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
人的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无限的。在我们有限的人生旅途中,难道我们能那样碌碌无为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为教育事业认认真真的做点什么吗?难道我们只有索取吗?难道我们能放弃我们的理想与道德吗?难道在教学生涯中只有清苦吗?
不……
每送走一届毕业生,当我从他们手里接过一本本记满他们初三学习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日记的时候;当我收到他们送给我的一封封沉甸甸的书信的生活;当我收到他们节日短信问候的时候;特别是有一次他们把我在最后一节课的讲话录音送给我,一位平时很少和我交流的学生对我鞠躬说“老师,谢谢你”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多么的感动!
其实,我做的,只不过是在他们头痛脑热的时候,关切的摸摸他们的额头;在他们悲观气馁的时候,给他么一两句鼓励的话;在他们迷茫徘徊的时候,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而已。这其实也是一个老师的职责所在,但是这些都在孩子们的心灵三留下了深深的、坚实的、温馨的印迹。此时,我收获的是他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此刻,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快乐与光荣。
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与伟大;他们也让我明白: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也只有爱学生的人,才能爱教育事业,才能做好教育事业。
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王已经成长为一位“老老师”了。用朋友的话说,走在大街上,人们一看就知道是个教书的。我不知道他的话是赞美还是讽刺,如果是赞美,也许是经过多年的为人师表的洗礼,自己获得了一个教师特有的气质;如果是讽刺,也许是因为身为教师,固守着那份清贫的生活,自己缺少了那张珠光宝气、名牌艳装的豪华。但不管怎样,我很坦然!
教师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却很幸福、很快乐!
做一名教师,我无怨无悔!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