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之战
在北京奥运的女排比赛中,以陈忠和执教的中国队和以郎平执教的美国队之间的较量被称之为“和平大战”,“和”是陈忠和的和,“平”是郎平的平。虽属巧合,却耐人寻味。不平常的“和平大战”吸引了世人的注目,而“海
在北京奥运的女排比赛中,以陈忠和执教的中国队和以郎平执教的美国队之间的较量被称之为“和平大战”,“和”是陈忠和的和,“平”是郎平的平。虽属巧合,却耐人寻味。不平常的“和平大战”吸引了世人的注目,而“海外兵团”也因而再次成为民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在今年的奥运会上,有许多大家很熟悉的中国人出现在为其他国家和地区争金夺银的队伍中,除美国女排主帅郎平,还有美国女子体操队主教练乔良、澳大利亚跳水队总教练童辉、新加坡乒乓球女队主教练刘国栋等。据悉,乒乓球、羽毛球和跳水是中国人在海外执教人数最多的三个项目。而参加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男女各77名的运动员中,中国“海外兵团”人数达39人。
与之相对应,在中国代表团中,有38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教练,分布在17个比赛大项中。其中许多大家比较熟悉项目的教练都来自国外。比如男篮立陶宛籍主教练尤纳斯、女篮澳大利亚籍主教练马赫、女子曲棍球韩籍主教练金昶伯、中国花样游泳队日籍主教练井村雅代、佩剑法籍主教练鲍埃尔等。这些外教通过传授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技术以及比赛经验,提升了我国参赛队伍的实力。当我们看到被誉为“佩剑教父”的鲍埃尔——一个法国人与我国男子个人佩剑金牌得主仲满共同身披中国国旗出现在颁奖现场的时候,那种震撼和感慨可能是一言难尽的。
中国竞技体育的进步与对外友好交往密不可分。早在20世纪60年代,被称为“魔鬼教练”的大松博文先生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率队访问中国,对中国女排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训练,将日本女排崛起的先进经验传授给中国。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训练方法为中国女排日后实现五连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曾经开展的“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被赋予和平使命,在对外交往历史上传为佳话。被誉为“国球”的乒乓球运动项目正是由于友好交往的不断扩大,普及更为广泛,竞技更为激烈,比赛也更为精彩。
奖牌有归属,运动员有祖国,而体育精神却超越国界。无论是“海外兵团”的输出,还是“洋教头”的加盟,都体现了中国国力的增强、体育事业的进步和更加开放的胸怀。这些被誉为“民间体育大使”的人们,为推动全球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所在国竞技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身上所体现出高度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无疑也为他们的祖国争了光,同样值得他们的同胞尊重并引以自豪。
体育是和平的力量,体育是和平的竞争。无论奖牌归落谁家,我们都为之喝彩。因为所有奥运奖牌的获得者都是属于“同一个世界”,所有的参与者都是为了“同一个梦想”。“和平之战”只有对手,没有敌我。“和平之战”中所体现出的“平和”境界已经远远超越了胜负。
在新建的奥运赛场的周围,挺立着一棵棵从别处移植过来的大树,它们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成为人们眼中一道别致的风景。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