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乡
他已经二十五岁了,至今仍然单身。虽然他对单位一个同事有好感,但只能是默默地恋着,他清楚她不会看上他的。她那么优秀,那么漂亮,每天有许多帅哥围着向她献殷勤,向她示好。每次看到这种情景,他总是有意躲得远远的,但却不自觉地回头看看她,哪怕只看到她朦胧的背影,心里也会有一阵子的满足。他也清楚自己,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既没有殷实的家境,也没有帅气的外表,唯一让他自豪的是内心中有一份执着的坚强。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小学读书时,他的成绩曾是班上倒几名,但他却比其他同学努力十倍百倍。那年他考上大学,村里人都来祝贺,但谁也想不到他能考上。他也知道,自己智力不好,但他有毅力,有恒心。他曾总结出一条“名言”:你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努力。正是因为这样,大学期间,他无暇像其他同学那样,衣着光鲜,有事没事与同学聚餐,相互攀比。他只是默默地啃着书本,仿佛要补回那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两年的学业。毕业后,他进入一家报社做了一名校稿员。主编是一个为人“刻薄”的老头。每一次他把校好的稿子送去,主编看完后,总是训得他无地自容。一篇稿子,要校上好几遍。他有时也很委屈,但总是默默承受着,他觉得这或许是一种磨炼,是一种砥砺。他时常想如果自己能当上主编那多风光,他可以决策一个板块的设计,他一定会做得更好,因为他坚信自己有这个天赋与才能。他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但他是一个喜欢用文字表心的人,文字是会懂他的。
翻遍所有的电视台,没有一个能留住他的心的。他感觉有点饿,起身去厨房里看看,想找点吃的,但厨房里只有一些枯萎的青菜,这几天太忙,没有买菜,只是胡乱地买一些方便充饥。看来今天又得吃“家常饭”了。他吃着方便面,一只手操控着遥控器,“没心没肺”地看着电视。蓦地,他看到一个音乐台正在唱一首歌——《你在他乡还好吗?》他的目光不自觉停留了。自己离开家乡,一个人来外面打拼,已三年了。三年来,虽然有点积蓄,但离自己的目标还是太远。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知道要想在一个城市立住脚,必须有房子,但他怎能向父母伸手要钱呢,再说他们那点劳作换来的钱对于自己购房,简直是杯水车薪。
看着斑驳的墙壁,狭窄的房间,陈诚不觉自嘲起来。他想起了鲁迅的诗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秋冬”,信口把它改成“猫进窄楼成一统,管他富贵与贫穷”。匆匆地吃完饭,他冼了一个澡,仿佛一天的疲劳也被冲洗干净。但他并没有急于睡觉,而是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放一首旋律优美的歌。他喜欢这样,一个人静静地享受这份独处的美好。这几年来,他也一直坚持着这样的一种习惯:先听听音乐,再打开空白文档,一边听,一边随意地敲打一些文字。有时是一首短小的诗,有时是一篇不足千字的小文。喜欢这样把自己放在文字里,让文字载着他漂流。但他很少发表自己的作品,他觉得自己的东西很粗糙。虽然,校稿的一些作品他看不上,但他也知道编辑部里的一些潜规则。他绝不会把一篇连自己也不满意的作品,拿出去给读者阅读,这是他为人为文的底线。不过每天这样的写作,他是很乐意坚守的,因为一个人在他乡,唯有文字才能让自己漂泊的心静下来。
曲子一遍遍的来回放着,他敲下一段文字,但却怎么也继续不了,心莫名地惆怅起来。或许,是那首忧伤的曲子流过了文人的一种孤独吧!已经十点了,窗外的车辆渐渐稀少,但路灯依然像一个个忠实的观众,注视着来往的车辆。他踱到窗户旁,望了一下天空,没有月亮,只有沉黑的寂寥的夜空。他拉上窗帘,又踅了回来。
一股思乡的情绪顿时涌上心来,手指不自觉地敲下了一行行文字:
心归
我是故乡走失的孩子
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
我依然记得
走失前,妈妈温暖的手
牵着我,满含热泪
父亲像门前一座
无言的山
沉默,目光像一道鞭子
从此,我成了
夕阳里
母亲仰望那只归鸟的期盼
从此,我成了
父亲鞭子下
努力往家赶的小牛犊
可母亲呵,沉黑的夜,我回不去
你可不可以叫月亮
载着我回家
可父亲呵,沉黑的夜,你在哪个
方向,等我
我的梦还没有醒……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