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炒”得起民族的财富大厦?

怎么“炒”得起民族的财富大厦?

淫画杂文2025-03-25 21:23:25
炒股、炒房、炒黄金、炒字画、炒外汇、炒期货、炒基金……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开始加入“炒钱族”行列。网上时不时出现的“找工作难不如去炒股”、“工作10年不如炒房一套”等言论,也在激发出更多年轻人“炒”的热
炒股、炒房、炒黄金、炒字画、炒外汇、炒期货、炒基金……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开始加入“炒钱族”行列。网上时不时出现的“找工作难不如去炒股”、“工作10年不如炒房一套”等言论,也在激发出更多年轻人“炒”的热情。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11557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1%的人表示,身边存在“炒钱族”,其中36.1%的人表示这样的人“比较多”,13.7%的人表示“非常多”。受访者中,“80后”占59.3%,“70后”占25.4%。30.6%的人承认自己就是“炒钱族”。(06月22日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这条新闻的题目就是:七成人认同踏实工作难致富,工作10年不如炒套房。这的确令人担心。这实际上就是说,七成人是抱着想一种碰运气的投机心理,盼致富的。
常言道: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现在的中国,许多地方的“财富之母”,不是被侵占着、被污染着;就是被荒芜着、闲置着,在那里晒太阳。而“财富之父”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变了性,改了形。许多人不再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劳动,而是“炒股、炒房、炒黄金、炒字画、炒外汇、炒期货、炒基金”,都觉得靠老老实实的劳动,勤勤恳恳的做事除了能够糊口活命外,是不可能发财致富的。要致富就只有“炒”!
应该说,有这种观点,有这种作法的人都没有错。人生世上,哪个不想富贵?哪个甘愿贫穷?记得《战国策》中苏秦以连横说秦中有段话“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两千多年以前,世界就是这样地认同有钱人,就是这样地白眼贫困者。所以苏秦才有“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的感慨!
而现在的社会,比办秦那个时代不知进化了几百倍、几千倍、几万倍?现在,是有钱人就是老大,就能够把持局势,操控命运、左右逢源。就可以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呼风唤雨。就可以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指鹿为马。有些地方的一些为富不仁都,不就是欺凌他人、践踏道德、挑战法律、为所欲为而平安无事吗?
而贫穷者则只能任人摆布,让人玩弄、受人侮辱。因此,许多人做梦都想着怎么发财,走路都想着天上掉金子,喝水都想着能暴富。但是,他们的也知道,那样的机会是绝对真理没有的,那样的好事是不可能的。因为普通老百姓想贪污,没有机会;想受贿,没有权力;想偷窃,没有本事;想抢劫没有胆量。所以下好“炒”风兴起,那么就来炒吧!在炒中碰运气,在炒中改变命运。
所以,出现这种“七成人认同踏实工作难致富,工作10年不如炒套房”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政策导向有误。许多人勤劳一生,却受穷一生,而那些会炒作、善投机的人则可能性一夜暴富。现实就是最好的导向,成功就是最好成绩的榜样。在这种情况下,哪个还愿意踏实工作呢?因此,要改变这种风气,要改变这种现状,国家必须调整政策导向,让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劳动的人能够在岗位致富,能够靠劳动发家!
当然,作为个人,怎么劳动?怎么工作?怎么发财?怎么致富?只要不违反道德,不违反法律,都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炒”风兴盛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炒作除了能够翻起浪花,鼓起泡沫外,是不可能增加财富的。真正的财富还是要靠劳动、靠创造。只有劳动获得的财富、创造获得的财富才是真金实银,才能方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财富大厦基础稳固。否则,靠炒作来建设财富大厦,只能是沙滩建屋,是海市蜃楼,终有一天会坍塌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