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如何让我们幸福和快乐
未婚同居、丁克、试婚、婚外恋、包二奶、家庭暴力、性生活不和谐……还有那些夫妻双方没有感情但仍然如死水般维系着的婚姻关系。看看《中国婚姻质量报告》引用的数据:“1997年,官方统计的离婚率为13%,而20年前只有3%”。“1999年,仅人民法院审理的离婚案件就达119。9万件。2000年之后,离婚率每年以200万对的绝对速度递增”。不单是在杂志的报告文学中,就是在城里、在乡下,在我的身边、你的身边,已经司空见惯。我生活的地方,还只是一个中等城市,中心城区就两个,可是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年,离了婚的夫妻就有6000多对!这些不幸福的婚姻,看到、想起、体会的时候,令人黯然神伤,也令许多还没有走入婚姻殿堂的人们,踟躇不前。
许多人会说,在过去生活不富裕,温饱都还没有解决的时候,那时的婚姻多稳定,生活的幸福指数比现在还高。当然,不可否认,这种情形确实存在,但是,也要看到,那时许多人的意识还没有觉醒,思想还没有解放,好多人的幸福也许是假象,并没有实现,而现在社会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已经让人们可以更加自主选择婚姻,也更加注重回归到婚姻的本质去寻求婚姻的幸福。按理说,我们应该会拥有更高质量的婚姻生活,可是,事实却与我们的愿望相去甚远。在《心理调节的原理和应用》(郭晓飞著)一书中,作者提出,现代人的生活,既累,又烦,还飘。这种浮躁的生活状态,反映在婚姻生活上,就出现了《中国婚姻质量报告》中的种种情形。
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笔者也没有什么高招。不过,看了那么多起起落落的故事,还是忍不住提出些粗浅的见解。首先,婚姻的双方都要讲道德。道德是生命的发扬,道德是心灵的归宿,道德是我们行走在人间的正路。有的人反感提到道德,不愿意受道德的约束。我想,反对腐朽道德观的约束,是对的。但是,大家用心体会和反思,在不幸福的婚姻中,那种不讲道德酿出苦果的事例还少了吗?其次,回归正当传统。提倡人们要处静安贫乐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在这个充满物质诱惑的社会里,这种精神还是要大力提倡。在婚姻生活中,经不住诱惑,受伤的是对方也是自己。第三、讲讲奉献精神。很多人,只想到自己要得到什么,往往没有想到要奉献什么。在《中国婚姻质量报告》里,作者举了个双方无法正常生活的例子,但是,两个主人公对双方关系的评价大相径庭。说到底,他们都是用自私心态看问题,势必导致两人关系无法善始善终。
也许我的见解并不见得高明,可是,看到那么多不幸的婚姻,每个人总是要寻找让自己幸福的良方。只有这样,才不会悲观,才会目光长远,更加理智地寻找幸福。我想,如果大家既能为爱情狂,又能保持几分清醒,幸福或许就不那么遥不可及。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