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白活一回
细想一下,人生在世,不管当官还是做个平头百姓,一生都在“解决问题”。一下生,屁事不懂,饿了哭,尿了闹,那是因为自己没本事,只好用哭闹之法,让大人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长大了,懂事了,“解决问题”的本
细想一下,人生在世,不管当官还是做个平头百姓,一生都在“解决问题”。一下生,屁事不懂,饿了哭,尿了闹,那是因为自己没本事,只好用哭闹之法,让大人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长大了,懂事了,“解决问题”的本事也增长了。能耐小的人只能解决自己的吃喝拉撒,能耐大的便当官“解决”更大的“问题”——“为人民服大务”去了。老了,不能“解决”别的“问题”了,就开始与疾病作斗争,争取多活几年。不断地战胜疾病也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只有当你被“问题”解决后,“解决问题”的使命便告结束。所以,人的一生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生。那么,什么是问题呢?虽然世界上的问题千差万别、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千头万绪,但却有着同样的特征:一是“有害性”,凡问题一定不是好东西,一定会对自己、他人、事业、社会构成某种或隐或显、或大或小的危害;二是“过去式”,凡问题一定是过去产生的,将来发生的问题对于现在的人那不叫“问题”,最多只能叫隐患。所以,朱熹曾说:“蛊者,前人已坏之事”。
山风为蛊。所谓蛊,就是“器久不用而虫生,人久宴溺而疾生,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也”。蛊卦,其实就是“干蛊之卦”,“干”就是“解决”,“蛊”就是存在的“问题”,诸如“虫生”、“疾生”、“弊生”之类。卦辞云:“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也就是“振疲起衰”。“疲”就是问题,“振”就是“解决”,“起衰”就是“解决问题”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蛊卦用“子干父蛊”作比喻,是想告诉我们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道理。坚持了这些道理,也许我们就不白来世上走这一遭。
第一点,解决问题必须坚持除弊与继承的统一。“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这里的关键是“意承考”。前辈留给我们的,往往既有财富也有问题。对于问题,后人大胆地革新除弊是必须的,但这种革新除弊必须建立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这样,前人“无咎”,我们也会“终吉”。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处理便是如此,所以他老人家“终吉”了。而赫鲁晓夫则不懂得“意承考”的道理,对斯大林采取了全盘否定的做法,所以他“终”得很“凶”,便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点,解决问题必须讲究时机。“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说的是对于母辈留下的问题的处理,必须有一个好的时机,坚守中道才能得以解决。母亲代表“柔”,“柔”的问题的解决与“刚”的问题的解决,虽然总的原则是一致的,即坚持“中道”,但具体方法却不能一样。比如,政治工作上,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快刀斩乱麻,但思想问题的解决则要讲究时机和火候。如果不讲区别,不讲时机,最终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越积越多。
第三点,解决问题必须进退有据。什么是进退有据?蛊卦起码告诉我们三点:一是要讲大方向,只要方向正确,有一点瑕疵也不要紧。九三说,“干父之惑,小有悔,无大咎”。改革肯定有风险、有代价,但只要最终“无大咎”就要坚持。二是要坚决果断,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意思是宽容父辈的各种问题,不去解决,任其发展,必然出现悔恨之事。三是要适可而止,留有余地。为什么要留有余地呢?“水至清则无鱼”,在根本问题解决之后,次要问题就不要多计较了。有时甚至要退一步方可海阔天空。所以,上九告诉我们,在匡正父辈的惑乱,备受称赞之后,就要“不事王侯”了。如果当退不退,凶险也许就在前头。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