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的“牧羊术”

诸子百家的“牧羊术”

吴台杂文2025-05-12 15:16:19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峰起,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方略,说:治民如果能像牧羊一样,则治大国就如烹小鲜了。汉字中,放养牲口与治民是同一个字——牧,比如《管子》有《牧民》篇,官制有“州牧”“牧伯”。也就是说,如果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峰起,提出各种各样的治国方略,说:治民如果能像牧羊一样,则治大国就如烹小鲜了。汉字中,放养牲口与治民是同一个字——牧,比如《管子》有《牧民》篇,官制有“州牧”“牧伯”。也就是说,如果把百姓看成羊,就能一语道破所谓“方略”的真髓,于是——
孔子这样规劝君主:您得建立一套尊卑有序的金字塔式礼制——狼管狗,狗管羊,老羊管小羊,公羊管母羊。让老百姓知道羊天生就是下愚,生来就是为了给您这样上智的狼吃的,这是老天安排的食物链。您得让您的牧羊狗把羊群养得肥肥的,训练得乖乖的,安排好吃羊的顺序,今天该谁,明天该谁,别逮着谁吃谁,让羊也有个活路,如此,羊群们就不会造反了。
法家这样规劝君主:您得制定好一套铁的法律,让您的狗严格监督执行,如果哪只羊胆敢嫌草不好,或不愿意让您吃,就让狗收拾它们!如果想造反,那就杀无赦!有了明确的法规,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老庄这样规劝君主:其实您老完全不必操那么多心,把羊撒开,让它们自己找草吃,连狗都用不着,等养肥了您只管吃就是。您管得太严了,自己累不说,羊群反而要闹,这不没事找事吗?
也有那么几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能听进去一两句,觉得各家说得还都有一点儿道理,只要综合起来,就是一套治国的好方略。于是这类高瞻远瞩的君主就夺得了天下。
每当天下经过大乱,羊群所剩无几,而且一个个儿饿得骨瘦如柴时,开国明君们知道,现在只能实行老庄方略,自己先控制一下食量,每天少吃一两只。把羊撒开,自己找草吃,自己省心省力。美其名曰“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经过一段休养,羊也肥了,羔儿也多了,就该换方略了。让狗对羊群实行儒家教育,安心当好羊。同时准备好法家铁腕,专收拾那些调皮羊。这就叫做“外儒内法”,如此就能大开羊宴,恣情欢乐。
待老狼死了,小狼接着吃。一代代传下来,可就顾不着什么方略了,礼教?法规?太麻烦,草也不给,水也不浇,羊也不喂。只管甩开了腮帮子胡吃海塞。
狗看看不对,规劝君主:您老别总这么由着性儿乱来,得往长远里想,羊吃光了,您和您的子孙怎么办呀?于是君主显出狼性,竟敢管到朕的头上了?干脆连狗一块吃了!
一来二去,羊群吃得快绝种了,狗也想另换主子了,跑的跑,闹的闹,一个朝代就这么完蛋了。到下一个朝代又从头儿再接着循环。中国就这么一朝一代传承了几千年。
按说诸子百家的“方略”都挺在理儿,但为什么救不了中国?我们发现了一个最大的毛病:诸子们几乎全都是面向君主,只为君主出谋划策,从来没站在百姓立场上思想。
正如鲁迅所说:“不错,孔夫子曾计划过出色的治国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的,即为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最了不起的思想,也不过是墨子的“兼爱”和孟子的“民本”。这二位跟上面几位有点儿不同,不是完全站在君主角度,有时也站在平民角度,真心为老百姓呼吁,但向谁呼吁呢?还是老一套——向君主呼吁!
他们告诫君主,水可载舟,亦能覆舟,要君主为自己的千秋万代想得长远一点儿,别把羊儿逼急了。或者教育君主说,“君轻民重”呀,“民本”呀——记住:羊儿就是您的本钱,可别把本钱给糟践没了。您得“纳谏兼听”,得“存天理,灭人欲”,才能成为明主。或者开导君主说,咱们大家全都相亲相爱,互不开战,天下太平你看多好呢。
无奈君主们偏偏不听,除了开国的一两位之外,99%都不听,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身后洪水滔滔!劝了白劝。
为什么君主们不听劝?因为君主从本质上说就是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家、民族、百姓全是他家的私产,是它自家的羊羔。你想,狼能改得了吃羊的本性吗?最伟大的狼,比如唐太宗、康熙之流,也不过是放长线悠着点儿吃罢了。
不但如此,君主们还特别忌恨那两位为老百姓呼吁的墨子和孟子,一度称为“显学”的墨家,战国后期之后,再没任何一位君主搭理过。而那位呼吁“君轻民重”的孟子,更是遭君主忌恨。比如那位出身贫苦的真正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一登九五,立刻从羊变成狼,什么?“民”居然比我这至高无上的“君”还重?去他妈的!立刻把长期享配“亚圣”地位的孟子从孔庙中赶了出去!
西方虽没什么诸子百家,但君权神授,实质也差不多。到了十六、七世纪,有人看出不对头了,提出:
其实哪儿有什么狼和羊?大家都是人,都是一个头两条腿,谁也不比谁缺一零件,凭什么他天生就是狼,咱天生就是羊归他吃?人都是生而平等的,从此出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思想家们看出来了,规劝君主根本没用!于是他们干脆站在百姓立场上,向老百姓宣传呼吁,教会老百姓如何保卫自己的权利。
先是主张推翻帝制,一切罪恶的根源都是来自专制制度!
但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政府,不能没有首脑,怎么才能防止首脑变成新的专制君主呢?于是另外设计出来一套套的治国方略:民主、普选、三权分立、宪法,等等等等。从本质上说,这套东西全是百姓用来对付政府的。
到十七、八世纪,西方老百姓按这套“方略”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逐渐到现在,过得也挺好。
而这一套新奇的“治国方略”在中国却闻所未闻,苦难的老百姓最多盼望出个好皇帝,出个青天大老爷。
正如鲁迅所说:当到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即使中国最了不起的“民本”思想,也还跟西方的“民主”思想差十万八千里,“民”虽然已经算做“国家之本”,其实不过是“国家的本钱”,还是供君主吃的,“国家之主”还得是“君”,老百姓还得继续当好咱的羊,也就盼着出个“仁狼”“明狼”“青天老狗”唔的,能喘口气儿,多活两天,起码等俺长胖了您再吃。
而西方民主思想则完全反过来,老百姓才是主,是东家,是董事长,什么总统、总理不过是帐房先生,最多也就等于总经理,也就是“公仆”,咱“百姓董事长”不过雇你来管管事,每次大选实际就是“百姓董事长”挑总经理,管好了呢,再接着管一段,管不好滚蛋,想从中渔利?立马把你关监狱!
《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