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说,晋书,周处

厕说,晋书,周处

管账杂文2025-10-31 08:24:29
本来想说戏说,后来觉得毕竟也不是戏说,历史本来今天说起来怎么说都好像是戏说,毕竟已经是远去的事实。还要再戏说,那简直成了影子的影子,完全找不到样子了。因为在厕所看的,就算厕说。人痛苦的时候未必就不认真生活,人拉屎的时候也未必不认真读书。我觉得我挺认真的。也许最后认真的什么都没有说出,因为我本来也没有非要认真地说点什么,就是想帮助自己记忆下,觉得有趣。
周处这个人,我们那一代人,即使不知道历史,也知道这个人,因为语文教材里课文,属于思想教育加文化教育一起来的那种。寓教于乐的完美结合,而且这篇文字布局很符合如今一些散文的流行模式,就是借助个小故事,说出点所谓大道理。故事是人家的,我也没有道理可讲,就是自我翻译记忆下,类似笔记。
资料取自《晋书周处》,我那个盗版小字的书页数比较好,正好在250页。说的是《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在一本的砖头后的廉价大众阅读盗版书。正版买不起。正规的盗版书有一定好处的,就是他们一般不像一些正版书那样,有很多编辑认为必要的删节,并且那种删节也不标明以下删除多少多少字,很无缝之刀。本来学问就难懂,翻译过来是一种隔膜了,然后还看的是严格审查下删节的翻译,结果又一层隔膜,所以我以前看很多外国的名著不论是文学还是哲学,都不大明白他们怎么成名著了,直到看到近些年新青年学者翻译得比较全的版本,才明白,不是任何国家的名人都象中国那样是依靠宣传和运气弄出来的。所谓名著,还真不是捧着屁股送上去的,真是人家一步步走上去的。当然,中国的历史不是翻译作品,这就较少了一种隔膜。下面说内容,牢骚太多防肠断,在某个时期有些人确实因为这个肠断了,太平时期,小民之言,肠断的可能性不大,只是肠子不顺,容易得痔疮倒是真的。

一、这么开始。
周处,南方人,关于他的前几句简介中,只有一句比较重要。“父鲂,吴鄱阳太守”,也就是说周处大小也算个高干子弟,为什么说这句重要,因为没有这句,后面的一切都发生不了。这是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条件是,“少孤,未弱冠,膂力绝人”,这个也很重要,要不怎么说中国古人写得最好的小说散文是二十四史呢。少孤,至少是从小没有爹,中国的父权是很厉害的,有爹管着,一般都不敢很嚣张,娘不行,以前女人不算人,即使当娘的,除非特别猛的,一般管理不了孩子。也就是说这小孩小时候没有人管教,比较自由野性。膂力绝人,虽然这个词现代字典解释为体力过人,历史书上提到这个词语的时候一般指的是臂力,常常后来跟着能开多少石弓之类的。臂力在以前很重要的,你就不会见到说腿力过人,胳膊是打仗最有用的,开弓,使用刀枪,都是第一关键,力气,这个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说的胳膊的力气,就是说这个人很有力气,而且这个人不是一般的很有力气,力气大到什么份上,“绝人”,这不是过人那么简单。不是比较级,是最高级了。换句今天的话说,就是这家伙力气大到你都怀疑他是不是人。
第三个条件“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这属于个人爱好,好打猎,不仅好打猎,还好乱跑马,估计这意思也就是和如今牛气的开汽车的一样,管他街上有人没有人,只当是没有人,管他有路没有路,只当是有路,而且马这个东西比汽车能适应的路面范畴更广阔。不修细行,这句话其实是以前历史书中很严重的骂人的话,中国历史讲求为尊者讳,比如皇帝把他爹的媳妇给强暴了,注意不是娶,是强暴。其实是不是强暴谁也搞不清,因为一个原因是皇帝太强权,没有人敢不听,二个是女人也可能奉迎,总之就是这么弄了,按说这就是奸,但历史不这么写,说是“蒸”,至于为什么这么说,以后有空扯。举这个例子就是说,历史书是很文明,很多不文明的行为都用很文明的词语表达出来。这个不修细行,听起来不怎么严重,实则是很严重的职责,换句白话就是,十分粗鲁,蛮不讲理。
上面这三个条件都具备了之后,然后才有了周处的恶行“纵情肆欲,州曲患之”,纵情肆欲,就是为所欲为了。州曲患之,不是横行乡里那么简单,至少是市政府省政府都挂了号的。用今天的话说,这个人行为的恶劣程度不是一般的半熟,其恶劣行为的数量,虽然不一定罄竹难书,基本上也足够车载斗量。奇怪的是,他这样胡作非为,竟然没有人怎么的他。为什么呢,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三个条件。
首先,这个人属于高干子弟,中国的这类文化传统到今天都没有灭绝,虽然他爹死了,他也是高干子弟,而且魏晋时期是士族官僚体系,三国时期,吴国特别明显,你看《三国演义》觉得张昭这人特别水,你愣是不明白他干过什么恰当的事情,提出过什么利国利民的建议,但是这个人在吴国文臣第一,孙权偶尔讽刺他几句,他还生气,不上班了,结果孙权都要亲自去请,为什么这样,就是因为他是大士族,士族是个大体系,得罪不的。即使他屁用没有,也得当个象征留着。周处的家族,应该就是江南的士族,虽然不一定是大士族,这个人这么折腾,只要不谋反,估计应该也没有很努力的杀人,是不会有人管他的。这种情况在如今也存在,某些衙内级高干子弟,只要不是杀人杀得太离谱,其他胡乱搞搞,无缘无故揍谁一顿,砸谁个店铺,强暴几个女人,估计也不是什么事。何况最后一个行为,估计周处不一定干,最多也就是打打砸砸。何况那个时候的官官相卫,士族体系的自我维护比今天官僚体系自我维护更甚,更也谈不上什么监督体系。不过这个周处,一定打砸乱揍人弄过不少次,当时通讯那么不发达,一个州的士族都知道出了这么个不是东西的东西。
他能这么做还没有出事,比如被抓捕了。主要是因为第一个条件,就是本身是高干子弟,老子不在或退休了都一样好使。中国人很讲人情的。接着还有第二个条件,力气大,粗暴。力气大,一般人你弄不过他。教训他反而容易被他教训一顿。粗暴,你讲理,他当你放屁。你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他上去就揍你满地找牙。也离不开第三个,他一贯如此,而且好驰骋田猎,这玩意儿不是一个人能干的活,估计还有一帮同伙,和如今类似,那个横行的高干子弟没有几个随从。一个人一贯如此,就跟一个小孩从小就爱骂人一样,他骂惯了,你听惯了,反而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他要真不这么弄了,才叫人吃惊。所以后来周处不这么弄的时候,连写历史的都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