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逝矣

逝者,逝矣

霜钟杂文2025-11-10 09:08:21
前日代表单位参加一个同事的追悼会。逝者虽享年不高,却担任基层区队长、党支部书记10多年,曾先后多次荣获省级劳模、集团公司劳模及各个层次的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因晚上从单位酒后驾车回家,途经部队营房时遭遇
前日代表单位参加一个同事的追悼会。逝者虽享年不高,却担任基层区队长、党支部书记10多年,曾先后多次荣获省级劳模、集团公司劳模及各个层次的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因晚上从单位酒后驾车回家,途经部队营房时遭遇车祸不幸身亡。
追悼会是在殡仪馆举行的。整个追悼会用了不到20分钟时间,主持人宣读悼词仅用了不足10分钟。悼词除了说些逝者生前的身份、于某年某月某日几时几分不幸去世外,就是逝者的简单生平介绍。许多生前曾引以自豪的荣誉、成绩,或是生前曾难以逾越的坎坷、挫折,在这里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了,根本进不了这短短的10分钟。
追悼会结束后返回单位的路上,心情甚不平静。一是追忆逝者的音容笑貌,感慨人的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前几天还在一起共事、谈笑风生的鲜活生命,转眼间就消失无踪了。再是由主持人那简短的悼词,感慨人的一生,总结起来,竟是如此的简单。无论生前有多少丰功伟绩,或有什么惊人壮举,总结起来,也都不过就这么短短的不足10分钟。也许,在死后不久的将来,即使生前是达官显贵、富甲一方,也都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了。
逝者,逝矣!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们日复一日地起早贪黑,奔波劳碌,有的甚至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最终为的是什么?
为了聚集钱财?大厦千间,不过夜眠七尺;黄金万两,无非一日三餐。你纵有万贯家财,死后带走的也仅仅是火化时身穿的那一套寿衣。为了造福儿孙?“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160多年前的林则徐早就给了我们以忠告。空空道人的《好了歌》更是给世人以启迪:“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歌的内容虽然消极些,但所反映的世间功业、财富、美色之不可靠,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实中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即使被当今众父母视为高于一切、愿为其奉献一切的儿孙情结,又是那么可靠么?儿孙满堂而境况凄苦的老人也不在少数。更有一些不孝儿女,对自己的孩子考虑得无微不至、百般呵护,对父母却是斤斤计较、百般算计,甚至拿子女如珍宝,视父母如草芥,令人发指。如此看来,儒家的重孝悌、养儿防老思想,在某些人身上也是值得商榷和考量的。在子女成长上,重教育轻施予,重成才轻家业,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当是现今父母的正确选择。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善待自己,好好活着,真正活出人的滋味和品质来,应是我们对待自己的人生态度。勿为利所惑,更勿为五斗米折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努力了,尽力了,无论高低贵贱,都不枉来世间走此一遭,待生后在追悼会上盖棺定论时,也都是那么短短的不足10分钟,高低贵贱并无太大区别,又何必那么作贱自己呢?君不见,“富贵”如成克杰、陈希同、王宝森之流的大贪官,虽曾荣耀富极一时,但最终身败名裂,使祖宗蒙羞;平凡如雷锋、李素丽式的小人物,虽无大富大贵,照样为世人称道。当然,人往高处走,设法让自己富贵一些,过得滋润一些,活得风光一些,无可厚非,值得提倡。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除非你有偷天换日的本领,否则,就莫动邪念,自取其辱了。况且,即使侥幸得手了,又能如何?如若守着不义之财,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惶失措,草木皆兵,如此活着,是得是失,还真难说。
佛说:“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空空道人说:“好,就是了;了,就是好。”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由此可见,世间万物无常态,钱财更是身外之物,唯有生命是最珍贵的。如果牺牲身体健康玩命赚钱,不顾党纪国法玩命贪财,一生中就注定要做赔本买卖: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拿钱换命;到头来,人财两空。古往今来,这样的悲剧不胜枚举。
身体是一切的本钱。爱惜生命,淡定做人,不失为人生的大智慧。当我们身处温柔富贵之乡,面对财富美色百般诱惑时,“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也不失为一种潇洒的人生姿态。
逝者,逝矣。生活中,无论我们是身居庙堂之高,还是身处生活低谷,每当遇到是非得失困惑时,都应想想那短短的不足10分钟。果若如此,对生活的中一切变故、喜怒哀乐,都将会从容应对,淡然处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