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作曲家兰启金

我认识的作曲家兰启金

徇国忘家散文2025-04-24 00:14:26
生命中有些人尽管和你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你能牢牢地记住他,甚至多年后不再联系,依然会向认识他的人打听他的消息,甚至上百度搜索他的名字,关注他并不是为了什么,而是为了曾经认识,而且感觉永远是非同一般的人。
生命中有些人尽管和你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你能牢牢地记住他,甚至多年后不再联系,依然会向认识他的人打听他的消息,甚至上百度搜索他的名字,关注他并不是为了什么,而是为了曾经认识,而且感觉永远是非同一般的人。兰启金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初遇兰老师,是在文化馆的见面会上。当时他的名字是“蓝启金”,蓝通兰,也许当时的兰老师不想别人太了解他吧,这就是艺术家的想法。
别人对我说,兰老师当时是馆里的外聘音乐作曲老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曾经写过一首很火但生命力和歌中主人公一样短暂的歌曲《全国人民热爱华主席》,可惜华主席的政治生涯不长,要不兰老师不会沦落到小城当一个普通打工者。流浪他乡的日子,兰老师离妻别子,背井离乡,因此兰老师并不是很开心,也许一个人生活在他乡,并未实现他发挥才干的理想。
我去了兰老师租住的房子,一间位于城中村的小房子。里面陈设简单,一张电子琴最显眼。兰老师就是用这琴搞创作的。
兰老师说,他准备为小城的作者写几首曲子,一首是诗人何穗鸿先生的《梦柳堂》、一首是我的《在城市的街道上》、一首是大石文化站干部阿德的《三枝香》。他说到做到,曲子很快编出来了,2006年新春送戏下乡的晚会上,文化馆的女中音梁颖老师还演唱了何穗鸿先生的《梦柳堂》,歌很好听,旋律优美。《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是打工歌曲,旋律比较急,感觉也很好。此后我还把歌曲投到文化杂志上刊登出来。
为了写好咸水歌,我还陪兰老师去榄核采风,采访了榄核民间歌手郭桂莲、何柳燕母女,兰老师边听边谱曲,十分认真敬业,我一旁看了很感动。采访结束,文化站请我们和歌手吃饭,在他们盛情之下,兰老师喝了不少白酒,发了很多牢骚,也许借酒消愁是怀才不遇艺术家的特色吧。回来的路上,兰老师就开始呕吐,把我的车吐得一塌糊涂,我结果漏夜去洗车。
2006年春节,兰老师回了一趟家乡广西,回来还给我带了一大块烟熏肉,令我很感动。
2007年6月,我调离文化馆,不多久,兰老师也离开了。离开后就没有消息,我问过跟他要好的阿德哥,他也不知道兰老师究竟去了哪里,他就像一只自由翱翔天际的鸿雁,在一个地方停留了一下,一去就不再回来。
最近上百度搜索键入“兰启金”,弹出了数条信息:2010年12月15日的《来宾日报》刊登了广西来宾市第四届文艺创作“麒麟奖”获奖名单,其中群舞《最后一把鸟铳》的作曲就是兰启金,这个节目还获得2009年第五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舞蹈作曲三等奖。另外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编曲作者当中也有他的名字。如果这个“兰启金”就是我认识的兰启金,我会为他今天的成绩感到欣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