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困境下爱的坚守与责任
《粽叶儿与中秋》读完了——犹如平静人生中的惊雷在内心轰响。主题的隐与秀,让我联想到皎皎中天孤月轮,联想到粽叶包的粽子,感受到万水千山“粽”是情,感受到空气中飘来缕缕粽叶的飘香。就在一叶叶,一层层剥开粽
《粽叶儿与中秋》读完了——犹如平静人生中的惊雷在内心轰响。主题的隐与秀,让我联想到皎皎中天孤月轮,联想到粽叶包的粽子,感受到万水千山“粽”是情,感受到空气中飘来缕缕粽叶的飘香。就在一叶叶,一层层剥开粽叶时,《粽叶儿与中秋》就这样完成了。反复在脑海中盘旋的,不是作者对乡村教师向甜心、十二岁的的粽叶儿与内地沙滩富婆三个家庭的揭示,不是谷忠诚爱之深、迷之苦、刻骨铭心死相思与丧尽天良的琴妹强盛对比,而是毫无道理地想到一部书的名字,雷德蒙?卡佛的那本成名之作:《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你和她只是缘分,没有婚姻。你和她有婚姻,却未能白头偕老。”《粽叶儿与中秋》那位被作者视为抛夫弃子的狠毒琴妹,在儿子四岁、女儿不到二个月时,不声不响离家出走。甚至在儿子死了,前夫死了,只剩下一个七岁孤零的女儿与奶奶相依为命,她都不能回来照看一下。虽然,再好的婚姻也不能担保既有的爱情永存,杜绝新的爱情发生的可能性。可是,作为粽叶儿法定扶养人的母亲就是要爱护孩子,疼爱孩子,而不是离婚后孩子成了你的陌生人!尚若在前夫唯一生存的女儿粽叶儿的成长过程中,你能在缝年过节打一个电话,或者发一条短信关心一下,才不枉活一世为人之母!当小生命来到世上,天下的父母哪个不心醉神迷?当一个孩子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唤做爸爸和妈妈那一刻起,天下的父母哪个不感到自豪与荣耀?到底什么原因驱使琴妹不顾一切的逃离山乡,远走他乡?“她大约是穷怕了,害怕重新回到贫穷中。可怕的贫穷,难道可以吞噬人们的良知?”周国平说:“同情,即人与人以生命相待,乃是道德的基础。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社会就不是人呆的地方。所以善良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区分好人和坏人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界限。人如果没有同情心,就远不如禽兽,比禽兽坏无数倍。”这段话一针见血,值得每一个抛夫(妇)弃子的人深思。
小说的开头题记“天地忧芳草,人间重晚晴”已经告知作者的用意,着力的抓手部选择了十二岁的粽叶儿,在贫瘠之地靠采粽叶苦苦支撑一个家。尽管在这个“拼爹时代”没有彭中秋受宠的优越感,但是,在学习上春风得意,在球场上是超养眼高手,在班主任向老师心中是得天下英才不亦乐乎,也是他晋升高职的奠基石。可以说,全篇围绕着粽叶儿悲苦的命运,把有关人的心里活动表达的淋漓尽致。比如爱,通古博今的向甜心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厚爱;粽叶儿与彭中秋、向冬、谷琴等同学的团结友爱;多愁善感、思如泉诵的农民诗人谷忠诚对前妻的痴情;县领导贡献爱心,对贫困家庭的粽叶儿伸出援助之手。小说能营造出这样的氛围,真可谓洋洋洒洒,慰为达观。无论是语言本身朔造,还是意思都相当老道。
平心而论,《粽叶儿与中秋》之所以引起广大读者热切关注,是因为在这部小说里运用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写作手法,如评论家纪常提及的非确定性叙事以及省略和空缺等等。如此优秀的作品,值得让更多的人关注。在作者笔下,谷忠诚,“铁血寻情记”里那些滚烫的诗歌滚烫的情感,当时真让我感怀不已,因为这种捧出一颗心的鲜红的帜烈,老老实实的写作态度,用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用质朴的话语形式陈述出来的这个感人的故事,真实地将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闪恋、闪婚、闪离社会现象、人生百态勾勒给读者;用自己的嗓子呐喊真诚,呐喊人性,呐喊理智,呐喊婚姻,爱与忠诚的情愫填满了他的情怀。
常言道:“有吃有穿就是好日子”。但是,今日之社会,平淡的有吃有穿的幸福感对于很容易边际效应递减,人们开始觉得不满足,要追求更高的自身经济利益。所以,没钱的总是羡慕有钱的好,而有钱的人又买不到穷人穷在知足的欢乐。“沙滩富婆”是作者黄今笔下穿插的一个美丽场景。老边远山区的向甜心老师一家人到海边旅游,感受大海的气息,享受着小家庭的浪漫与温馨,父母双双牵着孩子的小手、牵着风筝,在沙滩上奔跑……这一幕激起“沙滩富婆”心中无比羡慕之情。她走近向老师的妻子身边感慨地说:“钱?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我的钱买得起这片沙滩。可是,这又有什么用?谁肯陪我母子放风筝?我,买不到你们那种快乐呀!”这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人哪,总是不知足,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许正如《东邪西毒》中那段经典台词所言:“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去山后面,你会发觉没有什么特别,回头看会觉得这边更好。”
我也很动情,我也很难忘。谷忠诚离异后,曾一度在悲催中麻醉自我。从喝酒到酗酒,把俩孩撇在家里,踏上万里寻妻的征程。十五本信纸,三十余万字的《铁血寻情记》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不禁让我想到坚贞倔强女子“孟姜女哭长城”,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而谷忠诚付出一生真爱换取的竟然是重婚罪的妻子。在千年修来共枕眠的围墙外,冰冷的说出“你现在跪还有什么用?我那边儿子都三岁了。是男子汉就站起来,到法庭办个手续吧,对双方都有好处。”或许是代表他向她真诚道歉,或许是深爱维系着长久的不舍,或许是怕离异后给儿女带来惊雷半岛般的灾难,亚当说得明白:“这是我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谷忠诚这一跪,“真是山河失色,草木含悲。”作者在小说中穿插很多谷忠诚的诗词,密实缠绵的诗句传达出正是内心的窒闷,而其隐匿的尖锐通过诗句的微婉之情表现出来,催人泪下的:
“一天到晚总关机,忘了崽女两分离。“刻骨铭心死相思,世人莫笑痴郎痴。
既有今日深深恨,问你当初又何必?”“锥心沥血悔恨里,苦等三千六百日。”
“真是命运早安排?夫妻母子必分开?“花开花落忽三年,苦茶清酒伴醉眠。
定要狠心甩手去?缘何夜夜入梦来?”啼血子规惊晓梦,声声唱彻离恨天。”
周国平说:“离婚毕竟是一种撕裂,不能不感到疼痛,当事人愈冷静,疼痛感愈清晰。尤其是忍疼割爱的一方,在他(她)的冷静中自有一种神圣的尊严,差不多可以和从容赴死的尊严媲美。”可是,靠闭关自守而得维持其专一长久的爱情未免可怜!谷忠诚和妻子琴妹离婚后,十三年独身未娶,独立拉扯俩孩,担当起家长的责任。说实话,在当今社会这样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