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雄

论英雄

訹囚散文2025-04-04 03:52:28
“英雄”一词很早已有,代指一切“才能过人、强而有力”的人。中国人常常爱给别人戴高帽,因此在历史长河中,被人称为“英雄”的人自也不少,但他们中又有多少算“真英雄”呢?“西楚霸王”项羽勇冠三军,力拔山河,
“英雄”一词很早已有,代指一切“才能过人、强而有力”的人。中国人常常爱给别人戴高帽,因此在历史长河中,被人称为“英雄”的人自也不少,但他们中又有多少算“真英雄”呢?
“西楚霸王”项羽勇冠三军,力拔山河,火烧阿房,釜底抽薪,但他不是“英雄”,只是“雄而不英”。倘若他肯善听人言,重用人才,又怎么会落得个“四面楚歌,吴江自戕”的悲惨结局呢?
与项羽的“雄而不英”相反,“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恰恰是“英而不雄”的代表。他七岁能文,二十多岁便写下了享誉千古的《滕王阁序》;每做文章,必先痛饮而醉,醉后大睡,醒后立时一气呵成地写完文章,时人称之“腹稿”,其才气可谓一时无双,但最终在他二十七岁一次渡船途中,不幸溺水受惊身亡,英年早逝,这便是他“不雄”的结局,因此,即使他再写十篇《滕王阁序》,依旧不是英雄。
若说“英而不雄”是善于脑力劳动的文弱书生,“雄而不英”是善于体力劳动的文化盲流,那么真正的“英雄”便是文武兼备、才智超人的人。我想来想去,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恐怕只有一个毛泽东配称得上是“英雄”。
他是职业革命家,诗人政治家,军事思想家,二十多岁便率领长沙二百学生军不费一兵一卒缴获三千逃兵枪支,这是非有超人的智谋与勇猛而不可的。自此以后,打败日本侵略者,打跑国民党反动当局,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朝鲜战争”中打败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中苏论战把赫鲁晓夫骂下台。更加可贵的是,毛泽东总结历代君王在打下江山以后只图享乐最终导致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以“斗私批修”为根本方针,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虽然最终失败了,但这是历史性的遗憾,毕竟人的寿命有限,只有留给我们后人来完成了。
曾经有位诗人这样评价毛泽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