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无用相对论”也是个伪命题
最近,在网络上对重庆上万上名考生放弃高考这一事件,絮絮聒聒,吵得甚是热闹,立场不一,观点自然是有着天壤之别。有很多人认为这是“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的真实写照。“读书无用”纯粹是个伪命题,不值一驳,按照
最近,在网络上对重庆上万上名考生放弃高考这一事件,絮絮聒聒,吵得甚是热闹,立场不一,观点自然是有着天壤之别。有很多人认为这是“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的真实写照。“读书无用”纯粹是个伪命题,不值一驳,按照证伪理论,估计全天下读过书的人都可以证明。但是也有甚者在和稀泥,提出了“读书无用相对论”,比如程文武先生的《读书无用是个相对论的问题》,读完后同样觉得怪怪的,读书有没有用,怎么就是个相对论问题呢?要我说,读书用“有用”还是“无用”来衡量,得出了“相对论”,本身就是掉进了实用主义或者技术主义的旋涡不可自拔。如此一来,别说振兴中华,我看毁我中华也为时不远了。我们先来引一段程文武先生的说法:“读书到底有没有用,终究还是个相对论的问题。相对学生及其家庭的付出,没有预期回报的读书自然是无用的。学以致用是客套,报效国家更是一句空话,还远不及陶冶情操来得真实。”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冠冕堂皇,在他的眼中,读书有没有用为什么是相对的呢?原来,是要看读书带来的“回报”如何,如果读书了之后,货售帝王家了,能加官进爵,与家里人一起饱享荣光的话,就叫“有用”,也就是他所说的得到了“预期回报”,否则,即便是满腹诗书,才比子建,但是没有派得上用场,过的还是“食粥酒常赊”的生活,甚至累及家人的话,就叫“没用”。这说的是哪门子话?人之为人,关键在于其社会属性,也就是说如果他不接受人类历史进化的主要信息——人类的文化传统,那他并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通过读书这一途径来接受人类的“文化指令”,这跟读书有用没用有关系吗?
可能会有人说,现在很多没有读书的人日子比读了很多书的人混得要好,开着宝马,住着别墅,可是读了很多书的人却挤着公交车,住着农民房。这种现象确实是事实,可是这真的跟读书有没有用能联系得起来吗?可以这样说,如果你不读书的话,可能还混得不如现在,人家要是读了像你这么多书的话,可能会比他现在混得更好。因为社会才是一本大“书”,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人家在这方面的书读得多,工资、房子、票子、妻子等等不光是跟读书才有关系的,读书与否不应该为这些劳什子埋单吧。
在我看来,读书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完成“人”的必要途径,跟有用没用是断然没有联系的。有的人读了很多书,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很多典章礼仪,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性格乖张,清高自傲,难以与人相处,结果处处碰壁,在世俗生活中过得不好,这跟读书有没有用是无关联的,只能说明他或她接受了错误的“文化指令”;相反,有些人书读得不多,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过上了令人艳羡的好日子,这更是读书有用没用无甚联系,只能说明他或她在社会这本大书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无意识中跟人类文化的基因想吻合。
如果非要说读书有没有用的话,我想,没有多大的意义,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如果不读书,连大写的“人”都成为不了,还遑论其它?
拿读书有用没用来说事儿,本身就是对读书的一种亵渎,这就好比父母生孩子,我们要是来探讨“生好还是不生好”肯定遭到人们的唾弃,为什么?因为父母在生孩子之前,没有想过生下来的孩子是生性愚钝,还是天资聪颖。原因在于这是人类得以传承的基础,不用讨论“生还是不是生”,应该是先生下来再说,至于生下来之后的事情,那是后天的问题。
因此,读书是要读的,至于有没有用的问题,我们应该搁置一边,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不规则的谚语(71——130)
下一篇:央视直播救灾新闻界的奇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