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摩天石
丁亥年十一月初五日,我与铁峰诗社二三诗友及吾兄相约登普宁摩天石。摩天石高近千米,是普宁第二高峰,我们几乎是全程步行,一步一步登上顶峰的。早晨八点多钟,侄儿云帆开小汽车把我接上车。我和车上的游伴打过招呼
丁亥年十一月初五日,我与铁峰诗社二三诗友及吾兄相约登普宁摩天石。摩天石高近千米,是普宁第二高峰,我们几乎是全程步行,一步一步登上顶峰的。早晨八点多钟,侄儿云帆开小汽车把我接上车。我和车上的游伴打过招呼之后,大家便把话题拉到今天的出游上,都说等一会要徒步登山,一览摩天石的胜景,回来写写诗词。我五年前第一次登摩天石时写了一首古风诗,趁此机会吟诵给诗友们听:“一石如剑插苍穹/青霭苍苍胜画中/岩壁时飘神女雾/山谷长啸碧海风/柳营古刹动还静/春草野花绿亦红/莫道普宁少胜景/青山处处有奇峰。”诗友伍乘森老师、张坚河等一致赞扬说:“不错,很有气势。”伍老师是铁峰诗社副社长,在普宁诗界久负盛名。张坚河曾多次在粤东地区青年诗人诗词大赛中获奖。我能得到他们二位的鼓励,心里挺高兴的。汽车沿着普惠公路开到摩天石公路口时,我们被气势雄伟的路门吸引住了,停车稍作观赏:只见大门背倚青山,雄峙普惠公路,两旁的巨柱上书写着一副楹联:“独石撑天万里风云堪啸傲;奇峰拔地千层雾海瞰苍茫。”吾兄芳畅看后连呼:“好联,好联!”吾兄的楹联在本市小有名气,曾在《羊城晚报》征联中获一等奖,如今是揭阳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对楹联有较高的鉴赏能力。仔细品味,这副对联果然气势恢宏,对杖工整,又符合平仄,堪称佳作。
汽车沿着摩天石大道约行了二三公里,我们想欣赏水声山色,坚持要下车步行登山,劝说云帆回去。刚一下车,一股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沁人脾肺,顿觉神清气爽。因为凌晨下过一场细雨,山中的雾气很重,十几米外就看不清物像,群山笼罩在云雾之中,蒙蒙胧胧。吾兄说:“这是一种蒙胧美。”伍老师看到眼前的景色若有所思,接着便琅琅吟诵起唐诗人张旭的诗来:“山光物态弄朝晖,”他刚吟诵一句,大家便接着吟诵起来:“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时我才察觉到身上的衣服竟然被浓雾湿润了,眼前的景物与诗的意境完全吻合。
太阳穿过云层露出了笑靥,浓雾像害羞的少女慢慢地悄然隐去,暖日融融,山谷豁然开朗。但见山上的树木郁郁苍苍,偶尔可以看到一两棵像枫树一样的红叶乔木,打破了绿色的单调,还有路旁那略显枯黄的芦苇,使人或多或少感受到一些冬天的气息。路旁长满了小丛竹,间杂着一些野菊花山茶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山花。山花显得有些野性,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散发着朴鼻的芳香,与家花就是不一样,难怪有“家花不如野花香”的说法。我的老同学王汉辉退休前是市华侨医院的主任医师,搞了几十年望、闻、问、切,退休后却玩起了平平仄仄。他时不时给我们指指点点,介绍生长在路旁山坡上的各种草药及药性和疗效,让我们增长了知识。诗书画俱佳被圈内人称为才子的张坚河深受眼前的景物所感染,打开画夹写生。只见他三下五去二勾勒出了景物的轮廓,准备拿回家继续完缮和润色。大家为了等他,只好走走停停。五个游伴只有坚河比较年轻,其他都是老大不小了,年龄最大的是吾兄,已经六十七岁。坡越来越陡,路越走越吃力,八九公里山路走了三四个小时,到摩天石古庵已日过晌午。我们在摩天石山门前稍事休息,合影留念。大家觉得饥肠辘辘,未游古庵先到食堂吃斋饭。炊事员热情地为我们热好饭菜,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我们吃过斋饭便开始游赏古庵。说是古庵,其实是一处道观,名为紫云洞,里面住着十多个道士。世人时常遇事不加调查研究便轻信传言,以讹传讹。道观说成古庵,摩天石叫做望天石也是误传。摩是用手轻轻按着的意思,摩天石夸张地形容石头像手一样摩挲着天空,喻山之高。望是远远地看,望天石说明石头与天空还有很远的距离。两个名字孰真孰伪孰优孰劣不是明摆着吗?紫云洞是近年重建,依山倚石,居高临下,颇为壮观。道观面貌全新,很难觅到古迹,仔细搜索才发现道观前有几块古碑刻,其中一块刻着清康熙朝普宁县正堂的安民告示,大意是告喻百姓要保护名胜古迹,爱护周围的一草一木,慎防山火。可见古人已有了环保意识。我们详细观看了紫云洞及山门的楹联和诗,觉得都不尽如人意。倒是洞前的题字有欣赏价值,笔力沉稳雄健,字体清秀隽永,是书法家、普宁退休老师陈爱群所题。大家议论说,旅游景点的诗词楹联和题刻的水平,反映了当地文化底蕴的深浅厚薄,要经得起游客的品评和流传久远,为什么不公开征集择优录用呢?
游览完紫云洞,我们沿石阶拾级而上。约登上三四百级台阶,来到了摩天石第二道山门。门上有一副楹联:“紫气聚凝名胜地,云霞缥缈列仙源。”横批是:“紫洞玄风”。山门右侧是依巨石而建的天帝庙,这是普宁最高的一处庙宇。我站在天帝庙前回想起2002年独自登摩天石的情景:当时我只身来到天帝庙前,只见云蒸霞蔚,如临仙境一般。下山时竟被云雾障蔽而迷失道,几次徘徊往返还找到路径,心情有点紧张,竟产生了进入了仙境的幻觉。今天天气晴好,又多人结伴同游,没有迷路之虞,心情笃定。我与游伴陆续登上了摩天石。这块巨石约有二三人高,呈圆锥形,后面是悬崖峭壁,下望胆颤心惊。从远处看,摩天石就像诗人屈原仰身抬头作“天问”状,又像一只巨手在摘取天上的星辰,侧看更像一把倚天长剑直剌苍穹。站在摩天石上放眼四望,群山连绵起伏,如“倒海翻江卷巨澜”;盘山公路蜿蜒曲折,像一条条盘亘在半山腰上的巨蟒;山岚时而徐徐往上升腾,时而随风飘渺,像是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在轻舞着素练。这一带就是横亘七十多里跨越潮普惠三县的大南山。在大革命时期,这里是红色革命根据地,红军在这里播撒革命的种子,与前来围剿的白军展开浴奋战,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漫山遍野的山花。啊!美丽的大南山,神圣的大南山,永远的大南山。你是普宁人民的骄傲,也是潮普惠人民乃至潮汕人民的骄傲!
游览完摩天石下到紫云洞,一个个累得腰痠腿痛,筋疲力尽。碰巧道观有一辆送水车要下山,顺路把我们送到流沙。我们在流沙一家食店吃洪阳鱼头粥,并就着小菜喝自带的茅台酒。酒足饭饱之余,伍乘森老师说:“铁山兄,近来拜读你的大作《网络闲话》,觉得你的文笔优美。这次登摩天石大家尽兴而归,可否请你写篇文章以志纪念?”我欣然应允,作此文以纪之。
写于2007年12月20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我本沉默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仓鼠,你准备好了吗?
下一篇:别中了洋节的毒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