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真正的“救市主”?

谁是真正的“救市主”?

立国杂文2025-03-20 00:18:07
近日,中央正式发出救市信号,降低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等举措出台,这意味着对房地产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于是乎地方政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开了一轮“救市”大行动。在这场“救市”行动中,有人希望房价“涨”声依“救”,也有人希望房价“跌”声依“救”。对此,舆论褒贬不一,各叙己见。到底政府应该“救”谁?谁才是房地产市场的真正“救市主”?
至今,我国房价仍然处在一个不合理的区间运行。按照国际惯例,房价与收入之比应在3到6倍较为合理;而目前中国房价收入之比却达到了6。98倍,明显高于一些发达国家。也就是说一个家庭7年的收入才能买上一套住房,超出了国际一般水平。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暴利已成为社会公开的秘密,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高达50%以上。一些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为了推高房地产市价,精心将其打造成一个投资市场,让房地产像股票一样炒作,以至还涌现出了一大批诸如“温州炒房团”似的炒客,象一群觅食蝗虫蜂拥而至,奔走于全国各地大中城市。所到之处,房价“涨”声迭起。超高的暴利让中国房地产业成为富豪和外商的聚宝盆,超高的房价也让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到了望而生畏的地步。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通过一年多的宏观调控作用,正在朝着理性的方向回归。凡是市场泡沫,终究会破灭的。自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以来,开发商就先天贫血,缺乏自有资金,高度依赖银行贷款。而在个人购房贷款中,则可从银行获得金额最高达八成、时间最长达三十年的住房按揭款。这就意味着超前将银行未来的钱拿来透支,无形中在房地产市场,聚集了一个巨大的价格泡沫。一旦市场发生变化,按揭者无法还贷,资金链就会发生断裂,就会象“多米诺骨牌效应”那样,引起连锁反应,必然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崩溃,造成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二十世纪80年代末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东南亚房楼市泡沫的破灭;最近美国的次贷款危机,都是最好的例证。
尽管经过一年左右的调整,国内房价依旧过高。以国际惯例的房价收入比来衡量,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比值仍在10倍以上,远高于海外市场平均4-5倍的水平。这样的房价水平,尚未达到需要地方政府出手救市的地步。近些年来,许多城市的房价出现了非理性的上涨,乃至暴涨的行情。在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政府、楼市投机者等多个利益主体的共同作用下,楼市成了堆积起来的泡沫。购房者面对虚高的房价叫苦不迭,老百姓购买住房的愿望难以实现。所以政府不得不通过降低房价、建设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来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政府不出手进行调控,房价泡沫就不能得到有效挤压,最终伤害的是整个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广大中低收入水平的购房群体。
但也有专家认为,以政府的干预之手取代房地产市场自身的价格调节作用,使房价的走势发生扭曲,无法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可能使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遭到破坏,给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困惑。市场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市场的需求程度决定商品价格上下波动的幅度。由于房价持续上涨,对未来空间透支严重,即使没有宏观调控政策,房价也存在内在调整的要求。房市本来就有泡沫存在。所以说房价的下跌,根本不需要政府出面救市。相对而言,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与中国不同。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实体经济太大了,美国政府不能睁眼看着他们坐以待毙,因此不得不出手救市。
从资本投机的角度来看,世界上还没有包赚不赔的投机,如果那些开发商投机不成就要政府出面救市。他们就应该回顾一下,当初房价节节攀升时,他们数钱数得手发抖时的心态。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经济主体都要对自己的经济行为负责,谁也不可能绑架谁,谁也不可能逼迫谁。世界上还没有发明一个用于商品房投机的市场,美国倒是率先尝试了一下,但却招来了金融次贷危机,至今还未走出低谷。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高层领导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房地产业的无序发展和非理性繁荣,对整个社会早成的负面影响。中央果断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引导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走向,将立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支持普通居民购房。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商品消费市场,它的最大的功能就是满足消费者的居住需求。“衣食住行”它关系着国计民生。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老百姓都渴望能拥有一套自有产权的居室。若房价一直徘徊在居高不下的水平,消费者不得不为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省吃节用,而挤压其他消费需求。因此,在房价不断推高的背后,实际上是以牺牲其他领域的消费和生产为代价的,这也是造成宏观经济下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截至8月底,全国已有1。3亿平方米商品房空置。这次金融危机过后,中国将面临外贸出口减少,国外订单下降的局面,因此必须通过刺激内需来拉动经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所以,政府的救市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救市,它涵盖了其他经济层面上的“救”市。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讲,救房就等于“救”了房地产中下游一系列有关的生产消费领域,“救”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向前发展。政府救市最大的目标是增强国民收入与消费预期,恢复引导社会资金向消费领域的回流。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兴衰程度关系到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向。基于目前日益严峻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如果人为试图来阻碍这种调整,就有可能使房地产市场因此而错失一次调整良机,再度陷入更为严重的泡沫经济中去。
如果,不能解决引发市场供需矛盾的根本问题,即房价虚高问题,而单纯地期望政府去一昧“救市”,这对挤压房地产业的暴利空间、化解泡沫风险是毫无益处的。这将又会引发其他行业新一轮的泡沫累积,必然会给金融系统带来新的风险。中国房地产泡沫的程度相对美国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前房价调整尚未完全到位,资产泡沫仍在积聚,价格风险还未完全释放。从房价收入比就可以看出,如果将中国资本市场和资产市场进行比较,股票市场已经从6000多点跌到1900多点,其风险已经得到了充分地释放;而房地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以今年9月份全国7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来看,房价不但未跌反而还上
标签
相关文章